部编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活动课: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docxVIP

部编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活动课: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活动课: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

乳汁救伤员: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大爱?

1941年11月,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常山庄,这个宁静的小山村被战争的阴霾笼罩。日军突然集结大量兵力,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时间,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在村庄的上空。?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一名小战士在掩护部队转移时身负重伤,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撤退到了李家林。此时,明德英正在家中照顾孩子,她虽因1岁时的一场疾病致哑,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善良。当她看到门口站着一位浑身是血的小战士时,心中没有丝毫犹豫。?

明德英急忙从床上下来,用手比划着将小战士引到附近一个空坟子里藏起来。很快,日军就追了过来。当发现明德英是个哑妇时,便比划着询问八路军的去向。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敌人信以为真,便向西山追去。?

待日军走远,明德英赶忙跑到空坟子查看。只见小战士因失血过多已昏了过去,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紧急关头,明德英来不及多想,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一滴一滴地滴到小战士的嘴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乳汁是极为珍贵的营养品,明德英却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小战士的生命。?

为了给受伤的小战士补充营养,明德英和丈夫把家中仅有的两只母鸡杀掉,炖汤给小战士喝。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半个月后,小战士身体逐渐恢复。他含着眼泪,告别了明德英夫妇,重新奔赴抗日前线。?

明德英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哑妇,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大爱。她坚信共产党八路军是自己的救星,是亲人。她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用乳汁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红嫂”这一称谓由此而来。此后,《红嫂》又被改编成京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作品,明德英的故事传遍了全国,她的精神成为了沂蒙精神的重要体现,激励着无数人。?

铁道线上的烽火传奇:铁道游击队的英勇抗战?

抗战时期,津浦铁路像一条钢铁动脉,横亘在鲁南大地。但这条铁路却被日军牢牢掌控,成为他们掠夺中国资源、运输兵力的重要通道。为了切断敌人的这条“生命线”,一支由铁路工人、煤矿工人、穷苦农民和小摊贩等组成的抗日队伍——铁道游击队,在铁道线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枣庄,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是铁道游击队的诞生地。1938年3月,日军占领枣庄后,对这里的煤矿资源进行疯狂掠夺。为了反抗侵略,铁道游击队应运而生。队员们平日里分散在各个角落,以不同的身份作掩护,有的是矿工,有的是搬运工,还有的扮作经理、账房先生。他们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巧妙活动,搜集情报,传递消息。?

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里,一张看似普通的处方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灯光下,处方上的药名实则暗藏玄机,每一个药名都代表着重要信息,连起来就是一次行动的时间和地点。靠着这种机智灵活的方式,铁道游击队一次次出奇制胜。夜袭洋行杀特务、潜入敌营炸鬼子,车站、车厢、集市、乡村、仓库、据点……到处都有他们出击的身影,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1940年5月,铁道游击队成功击毙日军谍报队员13名;7月,他们袭击了日军押款列车;8月,破坏津浦铁路韩庄段,致使日军运兵军列脱轨;9月,拆除枣庄至临城1.5公里铁轨,砍断电线杆百余根,使日军的通讯和交通同时瘫痪。他们就像“插在敌人血管上的尖刀”,让日军防不胜防,心惊胆战。?

为了对付铁道游击队,日军在沿途火车站派驻重兵,在重要路段两侧修筑了既深又宽的封锁沟、封锁墙,还组建了铁甲列车大队和铁道警备大队。然而,游击队员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与日军展开了长达7年之久的周旋。1945年12月,令人振奋的一幕出现了,铁道沿线的1000多名日军,竟向这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队投降,这成为二战史上不多见的一幕,也彰显了铁道游击队的赫赫威名。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鲁南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

舍己殉国铸丰碑:华侨女英雄李林的故事?

在山西朔州和福建漳州,各有一尊女英雄持枪跨马的雕像。每年家国同祭之时,晋闽两地的人们都会同时缅怀这位女英雄,她就是归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5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4岁时,她跟随家人侨居印度尼西亚。在海外的日子里,她深切感受到了华人遭受的歧视和压迫,心中早早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14岁时,李林毅然归国,先后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浙江省立杭州女中、上海爱国女中、北平民国学院政治系等校。在求学过程中,她受到陈嘉庚先生、现代女革命家秋瑾的思想与行为影响,逐渐形成了救国救民的思想以及为民担当、为国牺牲的精神品质。?

在上海爱国女中就读期间,李林一方面自费开办平民夜校,为穷苦百姓寻找启蒙之路;另一方面,在胡乔木等上海地下党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