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蚜虫课件PPT.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治蚜虫课件PPT有限公司汇报人:XX

目录第一章蚜虫的基本知识第二章蚜虫的识别方法第四章蚜虫的化学防治第三章蚜虫的自然防治第六章蚜虫防治的案例分析第五章蚜虫防治的综合管理

蚜虫的基本知识第一章

蚜虫的形态特征蚜虫通常呈绿色、黑色或棕色,体长从1到10毫米不等,根据种类和环境条件有所不同。身体颜色和大小蚜虫的腹部末端有排泄孔和一对尾管,用于分泌蜜露,这是它们与蚂蚁共生关系的关键特征。腹部特征蚜虫具有明显的触角,部分种类的成虫有两对透明的翅膀,用于迁徙和寻找食物。触角和翅膀010203

蚜虫的生活习性蚜虫通常群居在植物的嫩叶和芽上,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形成密集的虫群。群居生活在不利条件下,蚜虫会通过“飞行”或被风力传播到新的植物上,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迁徙行为蚜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年可繁殖多代,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交替进行。繁殖能力强

蚜虫的危害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枯萎死亡。作物生长受阻蚜虫是多种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可导致作物大面积感染病毒,影响产量和品质。传播植物病毒蚜虫分泌的蜜露会吸引煤污菌,导致植物表面形成一层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诱发煤污病

蚜虫的识别方法第二章

观察蚜虫形态蚜虫通常呈绿色、黑色或红色,体长一般在1-3毫米之间,易于在植物上辨认。颜色和大小蚜虫腹部有蜡质分泌物形成的蜡丝,有时可见明显的黑色排泄物,称为蜜露。腹部特征蚜虫有明显的触角和翅膀,触角多节,翅膀透明或有斑纹,是识别的重要特征。触角和翅膀

识别蚜虫种类不同种类的蚜虫体型大小、颜色和形态各异,通过放大镜观察体型特征可初步识别。观察体型特征01了解蚜虫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常在植物的哪些部位活动,有助于区分不同种类。分析生活习性02不同种类的蚜虫繁殖方式不同,如无翅或有翅蚜虫的出现,是识别种类的重要依据。研究繁殖方式03

利用辅助工具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看到蚜虫的体形特征,如触角、翅膀等,帮助准确识别。01使用放大镜观察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蚜虫的微小结构,如口器和足的细节,用于精确鉴定种类。02使用显微镜检查使用专门的昆虫识别应用,通过上传照片即可快速得到蚜虫种类的识别结果。03利用手机应用识别

蚜虫的自然防治第三章

天敌利用瓢虫是蚜虫的天敌,通过人工释放瓢虫,可以有效控制蚜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瓢虫的引入与应用寄生蜂能将卵产在蚜虫体内,幼虫孵化后以蚜虫为食,利用寄生蜂可实现生物防治蚜虫。寄生蜂的利用保护和吸引食蚜的鸟类,如燕子和麻雀,它们在捕食过程中有助于减少蚜虫的数量。鸟类的保护与吸引

植物源农药01除虫菊素是从除虫菊中提取的天然杀虫剂,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02烟碱类化合物如尼古丁,是从烟草植物中提取的,能有效防治蚜虫,但需注意使用安全。03某些植物精油如薄荷油、桉树油等,具有驱避和杀灭蚜虫的特性,是蚜虫自然防治的有效手段。使用除虫菊素利用烟碱类化合物植物精油的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01引入或保护蚜虫的天敌,如瓢虫、食蚜蝇等,通过它们的捕食来控制蚜虫数量。植物源农药02使用植物提取物,如除虫菊素、烟碱类等,这些天然农药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微生物制剂03应用如绿僵菌、蚜霉菌等微生物制剂,它们能感染并杀死蚜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蚜虫的化学防治第四章

常用农药介绍有机磷类农药例如敌敌畏,通过抑制蚜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效果,但需注意使用安全。生物源农药例如苦参碱,从植物中提取,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新烟碱类农药如氰戊菊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广泛用于防治蚜虫,但对蜜蜂等有益昆虫也有影响。如吡虫啉,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但需注意抗药性问题。

施药方法喷雾施药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杀虫剂,是防治蚜虫最常用的方法,确保药液覆盖植物的叶面和叶背。0102土壤施药将杀虫剂混入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对蚜虫进行系统性防治,适用于地下害虫。03颗粒剂施用在植物根部附近撒布含有杀虫成分的颗粒剂,通过土壤水分溶解后发挥作用,防治效果持久。

注意事项根据蚜虫种类和作物类型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伤害。选择合适的农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施药,此时蚜虫活动频繁且风力较小,可提高防治效果。施药时间与方法施药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止农药接触皮肤和吸入,确保人身安全。安全防护措施轮换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产品,以减少蚜虫产生抗药性。避免抗药性产生

蚜虫防治的综合管理第五章

农业防治措施作物轮作通过轮作不同作物,破坏蚜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其在特定作物上的数量。种植抗虫品种选择和种植对蚜虫有自然抗性的作物品种,降低蚜虫对作物的危害。物理隔离使用防虫网等物理屏障,阻止蚜虫迁移到作物上,保护作物免受侵害。

生态调控策略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

文档评论(0)

158****8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