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教学设计教案.docxVIP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教学设计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史料实证

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发愤学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法国文豪雨果曾将圆明园赞颂为可以同希腊帕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的人类一大奇迹。然而,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竟难逃付之一炬的悲剧命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二、新课讲授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8页的《相关史事》栏目,提出问题: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这场战争为什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生回答: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不满足于鸦片战争后取得的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列强为了侵略中国而找的借口。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它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引导: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见教材第9页),帮助学生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信息。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开始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发动者

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

经过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7年6月,攻陷广州,后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3.教师提问: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西方列强借此获得了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解:《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教师展示: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和出示《圆明园复原图》。请同学们自由分组讨论,谈一谈你们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看法。

学生回答: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

3.教师讲解: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回答《北京条约》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

学生回答:内容:在《北京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影响:《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教师讲解: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英法侵略中国之外,更为可恶的是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教师结合《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见教材第11页),了解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事实。

2.教师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教师提问: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性质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侵略

区域

主要在沿海地区

扩大到沿海各省,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气焰嚣张,是因为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