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天水市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这里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由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石窟艺术文化这五大文化构成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旅游胜地之一。天水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风景旅游区47个、景点228处。其中,距今8000多年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和国内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场所――伏羲庙等驰名中外。

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其历史功绩世代口耳相传。他造书契、画八卦、立礼法、制历法、作乐曲……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伏羲也因之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据史书记载,伏羲祭祀始自春秋时期,秦汉至明清,祭祀不断,相沿成习,形成了内涵丰富、厚重、独特的祭祀文化。天水伏羲祭祀始自金代,当时卦台山已有伏羲祭祀活动,至明代,伏羲祭祀中心移至天水伏羲庙,规模宏大,规程严谨,延续至今,成为天水百姓民间祭祀伏羲的重要内容。

伏羲祭祀沿革

隋唐之际,均以三皇之首祭祀伏羲。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京师长安建三皇庙;天宝六年(1747),又进一步完善了祭祀程序,为三皇的祭祀确立了规范。据《唐会要》卷22载:

(天宝)六载正月十一日,敕: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轩辕(以风后、力牧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请用少牢。仍以春秋二时致享供,置令丞,今太常寺捡校。

但是,这种高规格的祭祀仅限于京师长安,其余各地并无权祭祀。

宋代以降,祭祀伏羲的风气日渐兴盛。在将祭祀规格由少牢升为太牢的同时,也将太吴的专祀地确定在河南陈州伏羲陵。直到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于秦州三阳川蜗牛堡(即今之卦台山)创建伏羲庙后,才真正开启了天水祭祀伏羲的历史。

据《金史?礼志》记载:“(前代帝王)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伏羲于陈州,神农于毫州,轩辕于坊州……”据此可知,当时秦州蜗牛堡伏羲庙祭祀活动已经被纳入金朝祭祀伏羲的统一规划之中。

而元代的祭祀,则为后来祭祀仪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安县)人胡缵宗所撰。

第四部分:献供。据刘雁翔《伏羲庙志》记载,明代秦州伏羲庙祭祀规格沿袭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规格,以太牢祭祀,即用牛、羊、猪三牲。祭祀时陈设的祭器有登、刑、笾豆、簋、俎、爵、尊等,分别盛肉类、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等祭品,另设玉帛等物。

第五部分:恭读祭文。恭读祭文是整个祭祀活《太吴伏羲庙祭文》作为官祭时的规范祭文,代表朝廷致祭。至此,秦州伏羲庙祭祀达到有史以来最高规格。

第六部分:送神。送神是祭祀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烧榜文亦在此时。

雅致的告文与榜文,哀婉华丽的迎神曲与送神曲,精致的祭器以及繁复的祭品,联合起来传达着一座老城无数子民们对有着圣德的伏羲的敬仰之情,并且成为这座古城的遥远记忆。

伏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任何一种文化,其交流都像一条河流,通过潺潺不倦的流淌,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伏羲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广泛传播,既是其文化本身的力量所在,也与这种从未间断的交流密不可分。

近年来,前来伏羲庙朝圣拜谒、踏访考察的党政领导、学者专家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们的到来,无疑让伏羲文化在更高层面和更广范围得到了交流。

在伏羲文化的交流中,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以一种节会的方式形成了集中展现与交流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的伏羲文化研究会,就是对伏羲文化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介。

1995年,天水市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后来又成立了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伏羲文化研究方面的协调联络、学术交流、信息服务等工作。

2002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一级学会,这一全国性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伏羲文化的开发研究成为全国性活动。

2005年,天水市召开了第二届中华伏羲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上,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委剐主任邓成诚等领导的莅临,让这次研讨会成为一次高规格的研讨盛会。

2006年,高规格的伏羲文化论坛在节会期间如期举行。

2007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甘肃特色文化建设暨2007(丁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大厅举行,这是伏羲文化首次通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浓妆亮相。

在伏羲文化的交流中,民间组织、国际友人的自发祭拜,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ongy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