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病毒
Virus
病毒(virus)
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virus)一词的历史:最早被罗马人用来表示生物来源的毒素,19世纪,人们认为细菌就是病毒,在巴斯德等生物学家的努力下,将病毒和细菌区别开了,19世纪末,称为滤过性病毒,最后还是用了病毒一词。
病毒的特点
,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
01
02
03
04
内寄生
型的核酸
方式——复制
研究病毒的意义
在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约占75%。
01
有的病毒还与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02
第25章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virion),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病毒体大小的测量单位为纳米
02
01
Orfvirus:口疮病毒(接触性脓疱皮炎病毒)
(负染技术)
Ebolavirus:埃博拉病毒(正染技术)
Vacciniavirus痘苗病毒
(投影技术)
核酸外包有蛋白衣壳(capsid),不仅起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还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具有抗原性。
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壳粒(capsomere)所组成。
病毒体的内部为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genome),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复制的物质。
衣壳与核酸在一起称为核衣壳。
螺旋对称型(helicalsymmetry)壳粒沿着螺旋形的病毒核酸链对称排列。见于大多数杆状病毒、弹状病毒。
20面体对称型(icosahedralsymmetry)外周的壳粒排列成20面体对称型。20面体的每个面都呈等边三角形,由许多壳粒镶嵌组成。
复合对称型(complexsymmetry)。仅见于痘病毒、噬菌体等。
2
1
包膜是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故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包括脂质和少量糖类。
包膜表面常有不同形状的突起,称为包膜子粒(peplonlue)或刺突(spike)。
复制周期
病毒是以其基因为模板,籍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指令细胞停止合成细胞的蛋白质与核酸,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转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病毒的复制周期(replicationcycle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释放
吸附(adsorption)
亲嗜性
病毒表面吸附位点宿主细胞表面受体
易感性
特异性、不可逆的结合
penetration)
穿入是病毒感染的第二阶段。病毒以不同的方式进入细胞:
A,注射
B,内吞作用
C,与细胞膜融合
D,移位
是病毒的包膜和壳体除去而病毒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
噬菌体、痘病毒
隐蔽期)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病毒基因组早期基因的表达:早期蛋白
病毒基因组晚期基因的表达
01
02
壳体的装配
03
壳体与病毒核酸的装配
04
05
裂解
06
芽殖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s,DIP)、卫星病毒、假病毒、条件缺损病毒
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
缺陷病毒
顿挫感染
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被称为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非容许性细胞(non-permissivecells)。
基因突变
温度敏感(temperatureSensitive,ts);宿主范围突变株;此外还有抗原性突变株、致病性减弱及耐药性突变株等。
将两个有亲缘关系但生物学不同的性状的毒株感染同种细胞,从而可发生核酸水平上的互换而产生兼有两亲本特性的子代。
第五节病毒的分类
03
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朊粒)
02
类: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01
类: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04
目前将病毒分为72个科
第26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病毒的感染方式
病毒的感染是从侵入宿主开始,
01
02
其致病作用则主要是通过侵入易感细胞、损伤或改变细胞的功能而引发。
03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细胞型感染
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死亡
,多见于无包膜(裸病毒)
阻断宿主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细胞病变死亡
致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释放水解酶→细胞自溶
细胞器、细胞膜改变
病毒毒性蛋白对细胞毒性作用
(二)稳定状态感染
包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