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推荐】.docxVIP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推荐】.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推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榫头(sǔn)少不更事(gēng)

B.朱拓(tuò)炮烙(páo)监生(jiàn)锲而不舍(qiè)

C.歆享(xīn)畏葸(sī)句读(dòu)间或一轮(jiàn)

D.肖像(xiāo)崔嵬(wéi)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

答案:A

解析:B项“朱拓”的“拓”应读“tà”;C项“畏葸”的“葸”应读“xǐ”;D项“肖像”的“肖”应读“xià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王熙凤善于对上阿谀逢迎,因此博得了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政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B.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的不同特点和人物语言,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

C.鲁迅以文学为启蒙的工具,其作品一直贯穿着“改造国民性”。

D.海明威以朴素的词汇、简约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纯洁了美国语言,并使之充满生气与活力。

答案:D

解析: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B项,成分残缺,应在“人物语言”后加上“的个性化特点”;C项,“贯穿”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改造国民性”后加上“的主题”。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夸张排比夸张比喻

B.夸张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比喻拟人比喻排比、比喻

D.比喻排比比喻比喻

答案:B

解析:①“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突出瀑布的壮观;②“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③“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运用夸张,突出饥饿程度;④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三个相同句式构成排比。

5.下列对《劝学》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是善于借助外物。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明只要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做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答案:D

解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做事情要有毅力和恒心,但并不是说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就一定能成功,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6.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下列目标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引领学生体会小说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B.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C.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段落

D.帮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悲剧意义和艺术价值

答案:C

解析:《林黛玉进贾府》篇幅较长,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段落,目标设定不合理,且与教学重点关联不大。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作品价值等。

7.学习《雨巷》,教师讲解“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句诗,并联系其他含“丁香”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B.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C.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D.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答案:D

解析:“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中,作者用“俗甚”“苦粗生”来形容丁香,主要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雅,此处的丁香

文档评论(0)

小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