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第1—6题,共22分)

班级开展“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邀请你来参加。

1.下面一段文字是小语同学写的开场白,但是部分生字和词语有些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任务吧。

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可以追(sù)到远古时期。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yùn)含无限思绪。它能够让人领略历史的,也能够让人暂时离开喧哗的尘世。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文苑,含英咀华,追寻古人的足迹,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追(sù)__________(yùn)__________含

(2)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周而复始 B.瞬息万变 C.风云变幻 D.分崩离析

【答案】(1)①.溯②.蕴(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追溯,zhuīsù,从现在往过去探求事物的源委、发展过程或来龙去脉。

蕴含,yùnhán,动词,包含。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周而复始: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强调事物的循环往复,不断重复。用在此处形容历史不恰当,历史并非简单的循环。

B.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侧重于强调变化的速度极快,瞬间就有很多变化。不太能准确体现历史的变迁感。

C.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常用来形容历史的发展充满变化,起伏不定,符合语境,这里说古典诗文能让人领略历史的变化,用“风云变幻”合适。

D.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等分裂瓦解。与语境中表达的领略历史的意思不相符。

故选C。

2.“古诗苑漫步”中“苑”的意思是。

A.园林 B.荟萃、集中之所 C.花纹 D.草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理解。

“古诗苑漫步”是将古诗比作一个可供游览的场所,强调其中汇集了丰富的古诗作品。“园林”指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侧重具体的游玩场所;“花纹”“草丛”与语境无关;“荟萃、集中之所”指事物聚集的地方,与“古诗苑”中古诗大量汇集的特点相符。

故选B。

3.为了烘托活动气氛,小雨准备张贴一则宣传标语。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一副对联,作为“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宣传标语。

领略精神诗词情怀品味培养馨香精髓翰墨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领略诗词精髓,品味翰墨馨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本题要求从给定词语中选词组合。首先分析各词意义与词性,“领略”和“品味”为动词,有感受之意;“诗词”与“翰墨”是名词,分别代表诗歌文章和笔墨文字;“精髓”与“馨香”为名词,“精髓”指事物核心精华,“馨香”可形容文化等的美好气息;“精神”“情怀”“培养”在此语境中较难与其他词形成合适搭配。从对联要求看,词性相对,“领略”对“品味”,“诗词”对“翰墨”,“精髓”对“馨香”;意义相关,“领略诗词精髓”能体现深入感受诗歌核心内涵,“品味翰墨馨香”可表达感受笔墨文字的美好韵味,二者共同营造出对古诗深入探究与欣赏的氛围。且从音韵上虽未严格遵循“仄起平收”,但整体语句通顺、表意清晰,符合宣传标语要求。

4.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翻阅八下课本,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海内存知己,②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执着“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纯洁操守;陶醉着“⑤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无限遐思;展现着大鹏南徙时“水击三千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送别朋友时,真挚发出“⑦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的不舍;人生逆境中,始终坚守“拣尽寒枝不肯栖,⑧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理想。愿每一位同学,不惧求学之路的艰苦,归来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美好少年!

【答案】①.白露为霜②.天涯若比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