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衬托与对比辨析.docxVIP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衬托与对比辨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衬托与对比辨析

核心知识点

明确衬托(正衬、反衬)与对比的概念及核心区别。?

能在高考真题语境中准确辨析三种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掌握高考对该考点的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规范。?

核心概念梳理?

(一)衬托?

为突出主要事物,用其他事物作陪衬(陪衬事物为次要),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

陪衬事物与主要事物在特征、情感、氛围上相似或相关,以“同”显“主”。?

?教材示例:?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江碧、鸟白、山青、花艳”的明丽春景,衬托诗人思乡的愁绪(春景越美,越显归心之切)。?

反衬?

陪衬事物与主要事物在特征、情感、氛围上相反或对立,以“反”显“主”。?

?教材示例:?

欧阳修《醉翁亭记》“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禽鸟之乐反衬太守与民同乐的博大情怀(禽鸟乐的浅近衬托人之乐的深沉)。?

(二)对比?

将两种对立或有差异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两面并列,无主次之分,旨在凸显差异,强化矛盾。

?教材示例:?

鲁迅《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通过外貌、语言、神态的差异,突出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

易混点辨析表?

三、高考链接(真题解析)?

例1(2023?新高考Ⅰ卷)?

题目:阅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

手法: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分析:“春雨、杏花”是江南春日的明媚景象(陪衬),却反衬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孤寂与壮志难酬的愁绪(主要情感)。春雨的缠绵、杏花的喧闹,更显诗人内心的落寞,强化了“世味年来薄似纱”的失意感。?

例2(2022?全国乙卷)?

题目:分析鲁迅《理水》中“文化山”上学者们的言行与大禹的言行形成的表达效果。?

解析:?

手法:对比。?

分析:学者们空谈、享乐(脱离实际)与大禹实干、坚韧(心系百姓)形成鲜明对比,无主次之分。通过差异凸显大禹的务实精神,批判当时社会的虚浮风气,深化“实干兴邦”的主旨。?

例3(2020?全国Ⅰ卷)

题目:阅读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选段“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分析“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解析:

手法:正衬。

分析:以“旌旗在暖阳下飘动如龙凤舞动,燕雀在微风中高飞于宫殿之上”的动态景象(陪衬),衬托出大明宫早朝时的庄严与兴盛氛围(主要事物),通过生动的画面凸显皇宫的宏伟气象和早朝的肃穆场景,表达对朝廷的赞美之情。

例4(2019?江苏卷)

题目: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对比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解析:

手法:对比。

分析:林黛玉敏感多疑、孤高自许,薛宝钗端庄稳重、八面玲珑,二者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无主次之分)。通过这种对比,更清晰地展现了两人不同的个性特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也凸显了封建礼教对不同女性的影响,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四、巩固练习(高考题型)?

下列诗句中,运用正衬手法的一项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答案:D(以“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生机景象,正衬武侯祠的寂寥,暗含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惋惜)?

下列文段中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B.他的眼睛很小,笑起来几乎看不见;但他的眼神很亮,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

C.北方的冬天是干冷干冷的,冷气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南方的冬天是湿冷湿冷的,冷气像水一样渗进骨头里。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答案:C

解析:C项将北方冬天的干冷与南方冬天的湿冷进行对比,突出两地冬天寒冷特点的差异,属于对比手法。A项是博喻;B项是对同一人眼睛的不同特点描述,未形成对比;D项是通感。?

阅读白居易《卖炭翁》选段,回答问题:?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请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手法:反衬。?

分析:“衣正单”本应盼暖,却“愿天寒”(陪衬事物与主要情感对立)

文档评论(0)

马立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