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docxVIP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注释:

1、出塞:汉乐府《横吹曲辞》,汉武帝时李延年依胡曲改制,多描写边疆将士生活情景。杨素的《出塞》共二首,本书选其第一首,根据《隋书》记载,本诗是时任车骑大将军的杨素西征突厥时所写。

2、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胡:胡人。

3、复:再次,又。临戎:身临兵戎之事。

4、飞狐:古代要隘,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塞北:边塞以北,指长城以北的北方边境之地。

5、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辽宁的东部和南部。

6、冠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霍去病。霍去病曾因征匈奴军功封“冠军侯”。瀚海:古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或曰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沙海的泛称。

7、长平: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卫青。卫青因出击匈奴,屡建功勋,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

8、虎落: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也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

9、龙城:汉时匈奴王庭所在地,为匈奴人祭天之处。

10、胡运:胡人的运数。

11、星芒:星星的光芒。

12、战解:战事解除。月轮:圆月,泛指月亮。空:天空,这里是“当空”的意思。

13、鐎(jiāo):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严裕貉细竦纳。夜斗:夜空的北斗星。

14、骍(xīng)角:红色的牛角,这里指红色的角弓。鸣弓:弓箭射出时发出的`声音。

15、朔:即朔方,古代郡名,这里泛指边境之地。朔马:朔方之马,泛指北地之马。

16、胡霜:胡地的霜。切:靠近,贴近。塞鸿:塞外的鸿雁。鸿雁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休明:美好清明,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大道:指仁德的王道。暨:到,及,至。

18、幽荒:幽远的边荒之地。日用同:每天用的都一样,这里指边塞与中央统一。

19、方就:刚到。长安邸:长安的官邸,即家宅。

20、谒:拜谒。建章宫:是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建造的宫苑,在汉长安直城门外的上林苑中。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

赏析:

杨素是隋朝重臣,文武兼备,位高权重。同时,他也是隋代诗坛引人注目的诗人。他的诗虽也讲求对偶和词藻,但绝无南朝诗赋脂粉轻薄的气息,而是在南方诗歌的精巧流丽中带有鲜明的北方刚健质直的风格特征,是南北诗歌交融的产物。这首《出塞》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不顾自身而忧心国家的责任感。在朔方凄寒的背景下,诗人表现出积极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诗中叙说平实,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表现了诗人“忧国不忧身”的爱国情绪,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边塞征戍的生活。诗中边塞风景的刻画细腻真实,风格苍凉宏壮,可以看作是唐边塞诗的先驱。

《出塞》古诗词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出塞》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赏析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