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概括文意选择题十大高频考点.docxVIP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概括文意选择题十大高频考点.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括文意十大考点

(一)强加因果

【原文】漆室女曰:“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吾终岁不食葵。”

【错误选项】漆室女因告知晋客马践葵园之事,导致其兄长死亡。

【翻译】漆室女说:“从前晋国客人住在我家,将马拴在园中。马挣脱奔跑,踩坏我的葵菜,使我一年吃不到葵菜。”

【解析】原文只提“践吾葵”踩坏葵菜,与“兄长死亡”毫无关联。选项虚构因果链。

(二)曲解行为

【原文】(司马迁)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错误选项】司马迁重写信件,为李陵投降辩解。

【翻译】(司马迁)想用此来宽慰皇上的心意,堵塞那些攻击李陵的言论。

【解析】原文“欲以广主上之意”(想宽慰皇上)是进言动机,无“重写信件”行为。

(三)张冠李戴

【原文】汉王发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错误选项】留侯张良拿出黄金离间项羽部下。

【翻译】汉王(刘邦)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任由他使用,不过问支出情况。

【解析】行为主体是“汉王”和“陈平”,选项偷换成“张良”。

(四)时间错位

【原文】(轼)知杭州。岁适大水,民饥。奏请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错误选项】苏轼到任前已预见饥荒,提前申请免粮。

【翻译】苏轼任杭州知州。当年正逢大水,百姓饥荒。(他)上奏请求免除本路三分之一的进贡米粮。

【解析】“岁适大水”表明灾害发生于到任后,选项错位为“到任前”。

(五)概念混淆

【原文】下令蠲免税粮三分之二,余者计亩征银。

【错误选项】海瑞废除田赋制度,改征银两。

【翻译】(海瑞)下令减免三分之二的税粮,剩余部分按田亩征收银两。

【解析】“蠲免”(减免)≠“废除”;“计亩征银”是征税方式调整,非废除田赋。

(六)程度失真

【原文】涣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错误选项】王涣铲除所有豪强势力,使陈宠声名远播。

【翻译】王涣任太守陈宠的功曹,办事果断,不回避豪强。陈宠(因此)声名大振,被调入京任大司农。

【解析】“不避豪右”(不畏惧豪强)≠“铲除所有豪强”;“风声大行”(声誉传播)≠“声名远播”程度过重。

(七)评价失当

【原文】(李泌)常于上前讥诮卢杞,杞深恨之。

【错误选项】李泌公正评价卢杞,获得朝野敬重。

【翻译】李泌常在皇上面前讥讽卢杞,卢杞因此深深怨恨他。

【解析】“讥诮”(讽刺)是负面评价,选项扭曲为“公正评价”。

(八)无中生有

【原文】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错误选项】孙膑主动投奔齐国,受齐王重用。

【翻译】齐国使者认为孙膑是奇才,偷偷用车把他载到齐国。

【解析】“窃载”(偷偷载走)表明孙膑被动入齐,选项捏造“主动投奔”。

(九)扩大范围

【原文】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

【错误选项】所有圣贤都像舜一样亲自劳作以救世弊。

【翻译】孔子感叹说:“耕种、捕鱼和制陶,本不是舜的职责,但舜去做这些事,是为了补救社会弊病。”

【解析】原文仅论舜(“舜往为之”),选项扩大为“所有圣贤”。

(十)逻辑关系错乱

【原文】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错误选项】范仲淹先整顿吏治,再以天下为己任。

【翻译】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滥竽充数的官员,考核官吏,日夜谋划以求实现太平盛世。

【解析】“以天下为己任”是总起原则,后文是具体措施,选项颠倒因果逻辑。

二、高分解题技巧

1.关键词定位表

陷阱类型

原文关键词

选项迷惑词

强加因果

无因果词(故/是以)

导致/因此/于是

程度失真

或/间有/颇

皆/悉/彻底/完全

时间错位

初/及/既而/尝

已/将/此前/之后

2.句式拆解公式

选项=人物+行为+对象+因果/目的

(任一要素错位即陷阱)

【例】原文:汉王(人物)使陈平(行为)离间楚军(对象)。

错项:张良(人物错)亲自离间楚军(行为错)。

3.重点关注:人物传记中的官职变动(迁/贬/卒等时间链);议论文中的推理句(“虽……然……”等转折关系)。

技巧:正确答案必与原文“字字有应,句句可溯”!所有错误选项都是原文信息的“仿写变形”。训练时坚持:标点符号对齐(尤其句末“也”“矣”“耳”等虚词常暗含态度);主谓宾拆解(如“吴汉败绩”不可增补为“吴汉军队全军覆没”);逻辑连词圈画(“虽”“然”“故”决定语义走向)。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