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禅寺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好友\o分享到新浪微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不断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堪称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代表《六祖坛经》更是唯一一部称“经”的中国佛教经典。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在此弘法37年,为禅宗的传承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禅宗祖庭”。

南华禅寺曹溪门

南华禅寺历史沿革

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广韶公路北侧,北依象鼻山(南华寺初建于宝林山,后移建象鼻山下),南临曹溪水(马坝河)。寺内外古树参天,浓荫蔽日,一派肃穆气象。据明万历《曹溪通志》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游北江,至曹溪(马坝河)水口处,“掬水饮之,香味异常,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异,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乃溯流穷源至此,四顾山水回合,峰峦奇秀,叹如西天宝林山也。”遂建议地方官奏请武帝建寺。天监三年(504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额“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77年)始,中国佛教南派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来宝林及大鉴寺说法37载,使南宗禅法大播于天下。故南华禅寺素有南禅祖庭之称,还与嵩山少林寺并称为禅宗祖庭,在东南亚佛教国家有重要影响。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特遣中书舍人吴存颖持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等物赐惠能。唐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又赐宝钵、磨衲袈裟等物,并将寺名赐改为中兴寺;神龙三年(707年)再改法泉寺。此时期有所属寺院13所,僧人千余,为历史最盛时期。宋开宝元年(968年),太祖赐额改称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南华禅寺历经劫难无数。隋末曾毁于火灾,六祖得法南归至此,得乡人陈亚仙拱献祖地、无尽藏主持重建寺宇。宋初南汉兵焚烧殿宇过半,于开宝元年重建殿堂,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重建寺塔。元末又遭兵燹,明永乐、成化、正德、嘉靖间均作局部恢复、修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呕心沥血近十年,重建祖庭,史称德清中兴。清康熙六年(1667年),平南王尚可喜又行重修。至于小修缮,则历代无数。

民国11年(1922年),孙中山先生北伐驻韶期间亦曾捐资,以作修缮费用。民国23年由高僧虚云大师亲自募化和主持,移位重建南华寺。民国28年初具规模,民国32年全面竣工,共建造殿堂房宇楼阁243楹,塑造佛像670尊。今除灵照塔仍为明代建筑、六祖殿尚保存部分明代建筑,其余建筑皆为虚云大师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修缮,1980年寺宇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包括全堂佛像装金、五百罗汉及二十四诸天上彩、损坏的佛像重塑。

寺内珍藏着大批珍贵历史文物,如六祖惠能真身,唐武则天赐六祖的金绣千佛袈裟和圣旨,元仁宗八思巴文圣旨,明英宗金书“大藏”经圣旨,宋代灵照塔,清代千佛铁塔,元朝千人锅、木雕罗汉,南汉大宝七年(964年)所铸千斤铜钟;还有柳宗元、苏轼等唐宋名人碑铭。

唐刺绣千佛袈裟

唐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赐圣旨

元八思巴文圣旨

元至正铁铸千人锅

南汉大宝七年铜钟

寺后有伏虎亭、九龙泉等胜迹,最著名的则是9棵有五百多年树龄的水松,树围逾3米,高逾40米,树干挺拔,直耸云霄。南华禅寺于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于2017年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惠能禅学的发展及传播

南华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1500多年来,南华禅寺与六祖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惠能,又称慧能,于公元662年前往湖北黄梅,拜谒五祖弘忍,并以“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深得五祖喜欢,后更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语而成为禅宗第六代衣钵继承人。

惠能作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彻底主观唯心主义者而名扬千古,他一切皆空的思想和净心、顿悟教旨,抛弃了六朝以来的繁琐不堪的天竺法,创立了含有玄学特色的、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中国化佛教。其显著特色在于:

一是佛学认识论上的创新,即“一悟即至佛地”;

二是佛性论的新主张,即提出了“即心即佛”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命题;

三是简化宗教教义及仪式,主张不要念佛四坐禅甚至不必出家,只要随时随地修行用功,即可顿悟成佛;

四是禅学中国化,使禅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玄学的特色。

六祖惠能弘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其中弟子法海将他记录的六祖的禅学思想精华进行整理,形成《六祖法宝坛经》;弟子神会冒险北游两京宣扬顿教,“荡其渐修之道”“所以言天下禅道者,骨以曹溪为口实矣”。惠能所创禅学传播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由印度佛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