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pdfVIP

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暨海洋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与核算

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

调查评估技术

2024年9月8日

目录

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

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

概念

Ø全球碳库:地球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环境,与外太空几乎不进行物质交换。

这就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黑箱子,无论里面的碳在箱子的哪个角落,箱子里面的

碳总量是不变的。所以基本上地球上碳元素的总量是不变的。

Ø四大碳库:全球主要存在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

岩石圈碳库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它很少被提及,往往说起最大的碳库就是海洋,

但实际上,岩石圈碳库总量远远大于其他碳库。因为岩石圈碳库里面的碳主要是

以碳酸钙形态存在,性质稳定,与其他碳库之间的流通较少。全球碳循环也主要

是指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之间碳的流动交换。

概念

Ø海洋碳库组成:海洋碳库的组成。根据碳在海洋中赋存形态的不同,海洋碳库主

要由溶解无机碳库、颗粒无机碳库、溶解有机碳库、颗粒有机碳库四个碳库组成,

其中溶解无机碳库是海洋中最大的碳库。

Ø蓝碳生态系统:海草床、盐沼湿地、红树林,2019年将大型海藻列为第四类蓝碳

生态系统。

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

本规程由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提出,由自然资

源部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起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的

一般规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法和碳储量计算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调查与

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Ø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Ø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ØGB/T30740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ØHY/T058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

ØHY/T083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ØT/CAOE20.1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部分:

总则

ØT/CAOE20.6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6部分:

海草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ØGB/T30740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方法原理:

样品经高温燃烧或加酸处理,将相应形态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样品所产

生的二氧化碳与样品中的碳含量成正比。以氧气为载体,通过红外检测器测定二

氧化碳的含量即计算相应形态碳的含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海草床生态系统(seagrassecosystems)

中、低纬度海域潮间带中、下区和低潮线以下浅水区的海生显花植物

(海草)和草栖动物群落,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3.2碳库(carbonpool)

具有累积或释放碳的能力的库或系统。蓝碳生态系统碳库,通常包括生

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死有机物质(凋落物、枯死木)和沉积

物三个碳库。

3.3碳储量(carbonstock)

一定面积植物体和一定深度沉积物中有机碳总量,单位为质量单位。

3.术语和定义

3.4碳密度(carbondensity)

单位面积的植物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储量。

3.5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biomass)

地表以上以植物干重表示单位面积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包括地上茎、

叶、花及果实等。

3.6地下生物量(bel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159****56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