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综合防治课件人教版.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综合防治课件人教版

20XX

汇报人:XX

有限公司

目录

01

水稻病虫害概述

02

水稻病害防治

03

水稻虫害防治

04

综合防治技术

05

水稻病虫害监测

06

水稻病虫害案例分析

水稻病虫害概述

第一章

病虫害种类

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稻飞虱

二化螟是水稻常见害虫,其幼虫钻蛀水稻茎秆,造成枯心苗或白穗,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二化螟

稻瘟病由真菌引起,主要侵害水稻叶片、茎秆和穗部,可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

稻瘟病

01

02

03

发生规律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稻飞虱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易爆发。

病虫害季节性

不同病虫害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生规律,如苗期易受立枯病影响。

作物生长阶段

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病虫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如纹枯病在多雨季节易发生。

环境因素影响

不同水稻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选择抗病虫品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抗病虫品种

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如温度和湿度的异常,会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如稻瘟病在高湿条件下易爆发。

气候条件

01

水稻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如稻飞虱在密植田中更易繁殖。

种植密度

02

不同水稻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抗病虫品种的推广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品种抗性

03

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的改变,可以打断病虫害的生命周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耕作方式

04

水稻病害防治

第二章

病害识别方法

通过检查水稻叶片的斑点、颜色变化和形状异常,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受到病害侵袭。

01

观察水稻的整体生长情况,如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出现萎蔫,可能是病害的征兆。

02

土壤的pH值、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有直接影响,需定期检查。

03

利用显微镜观察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可以准确鉴定病原体种类。

04

观察叶片症状

分析植株生长状况

土壤和环境检查

病原体检测技术

防治策略

通过轮作不同作物,破坏病原菌的生命周期,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

利用天敌或生物农药,如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效控制病害。

生物防治

培育和推广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对病害的自然抵抗力。

抗病品种选育

药剂使用指南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针对性强的杀菌剂,如稻瘟病应选用稻瘟净等。

安全使用药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药剂时需穿戴防护服,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后妥善处理药瓶。

正确配制药剂浓度

喷洒药剂的最佳时机

按照说明书指导,准确配制药液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防治效果。

在病害初期或预测发病前喷洒,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如在水稻分蘖期进行预防。

水稻虫害防治

第三章

虫害识别方法

观察水稻植株形态

检查水稻叶片是否有斑点、虫孔或不正常的咬食痕迹,以识别害虫种类。

分析害虫行为特征

通过观察害虫的活动时间、取食习性等行为特征,辅助判断害虫类型。

使用显微镜检查

利用显微镜观察害虫的微观特征,如体表纹理、口器结构等,进行精确识别。

防治策略

01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02

安装黄色粘虫板或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03

通过轮作、深翻土壤等方法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降低害虫发生率。

04

科学使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的合理使用

药剂使用指南

根据害虫种类和水稻生长阶段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等。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选择害虫活跃期进行施药,采用喷雾、撒粉等方法,确保药剂均匀覆盖。

施药时间与方法

施药后要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确保稻米安全。

安全间隔期遵守

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定期轮换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轮换使用药剂

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

综合防治概念

综合防治强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通过种植多样性作物减少病虫害发生。

生态平衡维护

采用色板、灯光诱捕等物理方法,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保护环境。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自然捕食者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生物防治方法

防治技术要点

病虫害监测

01

定期监测水稻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合理施肥

02

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避免过量导致病害发生。

抗病品种选育

03

选择和培育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的自然抵抗力。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病虫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效保护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发生率的降低

综合防治技术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农药使用量的减少

文档评论(0)

150****05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