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后 作业-书 P101 思考题 思考题学生根据所在宿舍环境和资源编制宿舍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并模拟现场进行演练-1752652580523.pptx

一课后 作业-书 P101 思考题 思考题学生根据所在宿舍环境和资源编制宿舍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并模拟现场进行演练-1752652580523.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课后作业

书P101思考题。

思考题:学生根据所在宿舍环境和资源编制宿舍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并模拟现场进行演练。;第一节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第二节工业毒物的危害与预防

第三节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预防

第四节物理性危害与预防

第五节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3;一、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概念

1.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原称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是研究生产劳动中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因素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侵袭,预防职业病发生,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的学科。;一、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概念

2.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三要素: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病的种类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4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卫监发[2002]108号)

将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115种。

具体分类名单如下:尘肺(1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职业中毒(5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职业性皮肤病(8);职业性眼病(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3)职业性肿瘤(8);其他职业病(5)。;二、职业病的种类

根据2018年12月19日第四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表述一致,将原《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将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132种。;二、职业病的种类

具体分类名单如下: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

职业性皮肤病(9);职业性眼病(3);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职业性化学中毒(60);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

职业性传染病(5);职业性肿瘤(11);

其他职业病(3)。;三、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1.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原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等。

人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

不良的人机因素。如不良的劳动体位,工人和机器的不协调间距,不符合生理要求的工具等。;三、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1.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原因

化学因素。可分为有毒物质如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及其他有机性粉尘等

物理因素。异常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如高温、高湿、低温、高压、低压等;电离辐射线,如X射线、γ射线;非电离辐射线,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噪声和振动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霉菌等。;三、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1.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区总平面布置不合理,建筑物容积和建筑结构构件与生产性质不相适应等。

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适当的机械通风,人工照明不足等。

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如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或设施不完善;防护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不足或有缺陷等。;三、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2.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经验法: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资料的积累进行识别。

类比法:参考同类工艺企业等条件相同的企业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工艺过程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整个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物等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找出整个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检查表法:将要检查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编制成表,进行系统检査,不同行业不同工艺项目编制不同类型的检查表。

检测法:采样现场检测仪器设备,对工作现场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四、职业病的发病病因分析及职业健康监护

1.职业病的发病病因分析

职业卫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通过资料积累,分析职业病的病因和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的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