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写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PAGE5

网络语言对写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号:209231042143)李连东

【摘要】网络语言因其新奇怪异、富有创造力的特征征服了广大学生,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传统语言表达形式,对学生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语言;写作;影响

镜头一、学生作文充斥着大量的网络语言

在与同事中的语文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在最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网络语言,如一个初中生在某次作文中写的一段话:我只是一只菜鸟(初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一新生),一晃三年,已是初三的大虾(能够熟练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三老生)了。在我的主页(这里指学习生活)上找不到“欢乐”。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睡觉),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防木马、黑客的程序。这里指不做练习的想法),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初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操场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气死我了)……。除此以外,甚至连一些类似“:)”(笑脸)、“o_o”(戴眼镜的人)的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这些网络化语言的使用,给多少年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写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但也对一直以来在学生写作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正规书面语言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镜头二、50万篇参赛作文因涉网络语言落选中学生作文赛

据媒体报道:在一场参赛者多达100余万人次的全国性作文比赛中,曾有至少50万篇参赛作品因使用网络语言而在初选中落马。究其原因,这50余万篇参赛作品无不是在文中使用了诸如“囧”、“偶”(我)“努力ing”等的网络语言。“并非是我们排斥网络语言,甚至有些网络语言还挺有意思,但更多的是用网络语言写的作文不忍卒读。”组委会成员祝玖宏老师如是说。语言运用清楚、活泼是该届作文比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参赛者用网络语言写作时,随意性强、错别字较多、有些用语啰嗦且无实际意义,严重干扰了阅读,让人不知所云。“这些作品在初选时就被淘汰了。”

透过以上两个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深深地体会到网络语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然改变了广大中学生的网络生活,也正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说话和写作方式。在他们的日记、周记里,甚至作文里面充斥着大量“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它”的大杂烩式的网络语言,可以说,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的作文教学。

一、网络语言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曾表达过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担忧。他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是啊,当学生们在网络语言的新奇中把粗俗的网络语言当成有个性,把怪词、别字当作了幽默,把不规范的语言变成了调侃,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写作习惯。主要表现在:

1.学生作文中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一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词汇语言概括为“网络词汇=汉字+数字+符合+外文+其它”。如今已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同音或谐音字词替代通用字。例如:用“偶”替代“我”;用“斑竹”替代“版主”;

②、用字母替代通用字。例如:用“MM”替代“妹妹”;

“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将男踩死”(江南才子)、“四裤全输”(四库全书)、“大痔若鱼”(大智若愚)、“不醉乌龟”(不醉无归)等等,这些俗文化无不代表着学生的审美疲劳,预示着思想的颓废、积极情操的瓦解!汉语粗俗之风弥漫于写作空间,形成了一种“语言公害”,充斥着学生的写作。人们越来越担心丰厚而典雅的中华古老文化是否会被这种俗文化所取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

二、网络语言的类型分析

要研究规范网络语言的应对策略,我们还必须从网络语言的产生及网络语言的特点开始。

网络语言的具体所指并不很确定,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互联网中所出现或涉及的所有词语都视为网络语言,如浏览网页、发邮件;从狭义的角度看,我们可把活跃于网上论坛、网上聊天室的一些较有特点的网络用词视为网络语言。

我们这里所指的网络语言是从狭义角度来看的那部分网络用词,大致相当于现行语言中的“口头语”。这类网络语言从构成方式看,有以下几种类型:

1.符号图形类。包括QQ表情、图片,以及利用键盘上的字符连成的符号组合。如:^-^(微笑),:D(哈哈大笑)。

2.谐音替代类。包括拼音、数字、汉字、英语以及其外语的谐音代替。如U2(youtoo你也是),8174(不要生气),大点化(打电话),TAXI(英文单词出租车,谐音表示“太可惜”)。

3.缩略简称类。包括汉字缩略,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