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构思与立意技巧试题.docxVIP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构思与立意技巧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构思与立意技巧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赐之器币,不知辞;虽多,亦不能举也。”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赐之器币,不知辞;虽多,亦不能举也。”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赐之器币,不知辞;虽多,亦不能举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诵《诗》三百:学习《诗经》

B.使于四方:出使四方

C.使于四方,不能专:出使四方,不能专心

D.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学习《诗经》,授给他政治,不能通达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B.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C.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D.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后,授予他政治,不能通达,说明学习《诗经》对于政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

B.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后,出使四方,不能专心,说明学习《诗经》对于外交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

C.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后,赐给他器物、财物,不知辞谢,说明学习《诗经》对于礼仪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

D.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后,虽多,亦不能举,说明学习《诗经》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对王熙凤的印象是“生得仪态万方,风流灵巧,万人不及”。然而,在贾府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她认为王熙凤“狡猾奸诈”,是“毒辣阴险”的人。

②林黛玉之所以对王熙凤有如此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感到恐惧。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陷害他人,甚至不惜牺牲无辜。例如,她为了讨好贾母,不惜陷害贾府中的无辜之人;她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陷害林黛玉。另一方面,林黛玉自身也有一定的偏见。她出身贫寒,对富贵人家有天然的敌意,因此对王熙凤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③然而,在《红楼梦》的后期,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评价又发生了变化。她开始意识到,王熙凤虽然为人狡猾,但也有着善良的一面。例如,王熙凤为了帮助贾宝玉,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她为了保护林黛玉,不惜与贾府中的势力作斗争。

④林黛玉之所以对王熙凤的评价发生转变,是因为她开始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看待王熙凤。她意识到,王熙凤并非完全是恶人,而是有着复杂性格的人。这种转变使得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使得她的性格更加丰富。

⑤通过对林黛玉对王熙凤评价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认识一个人需要全面、客观。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而要看到他的复杂性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在贾府中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感到恐惧,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陷害他人。

B.林黛玉出身贫寒,对富贵人家有天然的敌意,因此对王熙凤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C.林黛玉开始意识到,王熙凤虽然为人狡猾,但也有着善良的一面。

D.通过对林黛玉对王熙凤评价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认识一个人需要全面、客观。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的不满,再到后来的转变。

B.林黛玉之所以对王熙凤的评价发生转变,是因为她开始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看待王熙凤。

C.通过对林黛玉对王熙凤评价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认识一个人需要全面、客观。

D.文章通过林黛玉对王熙凤的评价,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人要全面、客观。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郭沫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通过描绘苍蝇、蚂蚁、蚍蜉等小生物的可怜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自以为是、自不量力的人的讽刺。

B.词的下片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C.词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描绘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动荡,展现了作者对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

D.词的结尾“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