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1.3.1再贴现业务的发展与演变再贴现业务:央行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历史上,再贴现是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传统工具。现在的再贴现几乎演变成银行系统安全的阀门,而不再是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再贴现业务最初确立于1833年英国《银行特许法》。该法案规定,期限在三个月以内的票据可申请贴现,贴现行可不受任何限制地持这些票据向英格兰银行申请再贴现,并且再贴现率可以不受《高利贷法》限制。据此,英格兰银行就可以自由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利率水平。经过100多年发展完善,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逐渐为其他国家所效法和采用。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也确认再贴现业务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第31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再贴现业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央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业务影响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借款成本效应;二是再贴现业务有强烈的告示效应;三是再贴现业务具有结构调整效应。如规定再贴现票据种类,对不同用途的信贷加以支持或限制,促进需要扶持行业部门;还可以对不同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以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再贴现规模,使货币供给结构与央行的政策意图相符。第32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展再贴现业务的必要条件是:票据业务必须成为经济主体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商业银行主要以再贴现方式向央行借款。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有利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结构。第33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一是主动权在商业银行,没有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央行就无法增加货币供给;有了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央行几乎无法减少货币供给。这就使得央行失去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动性。二是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三是不能经常调整,更不能逆向调节,否则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无法正确地判断经济的走势和趋势。四是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浇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第34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美国的再贴现业务已经演变为银行系统的安全阀门,而不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手段。美国的再贴现提供的信用主要有四种,即调节性信用、扩展性信用、紧急性信用和季节性信用。调节性信用是短期的和常规性的,其目的首先在于保护商业银行,应付“突然、未能预见的存款外流”。其次影响利率水平,作用方式是:瞄准联邦基金利率,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改变它与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扩展性信用依次用于企业破产、自然灾害和决策失误而造成流动性困难的存款机构;支持管理和融资改革,以及机构的兼并和正常的关闭。季节性信用是扩展性信用的一种,主要帮助解决因季节性压力而陷入困难的小银行,农业区贷款占联储贷款的80%。紧急性信用自大危机以来几乎没有启用过。第35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美国政府规定商业银行只有在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情况下,才能向央行再贴现,再贴现资金不能用于盈利目的,这就决定了只有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才能向美联储申请贷款,用于摆脱困境。美联储规定,再贴现借款是种优惠,而不是种权力,商业银行不能连续向贴现窗口借款。美国商业银行也有不轻易向联储借款的传统。因为除借款利息外,还有信誉受损成本。第36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见,美国再贴现的调控功能大为削弱,再贴现率再低,没有困难的银行还是得不到贷款,也不愿借款;再贴现率再高,没困难银行本来就没借,有困难银行想借也还不起。即,提高再贴现率不足以遏制商业银行的借款,只要他们有困难;降低再贴现率,不足以鼓励商业银行借款,只要它们没有困难。再贴现率的高低因此无法有效调节银根的松紧和货币供给量多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联储只有在发生重大金融问题时,才调节再贴现率,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联邦基金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调节经济运行。第37页,共8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1.3.2公开市场操作一般原理最早为19世纪初英格兰银行采用,目的是维持国库券价格而买卖国库券。以后,公开市场操作被用来辅助“再贴现率政策”。1913年,美国采用这一方法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30年代大危机后,美联储意外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极大影响信用条件,于是公开市场操作就成为央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主要工具。1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