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教学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教学课件

黄河简介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确切地说是昆仑山脉的支脉。它从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冰川和雪水中诞生,如一条巨龙般向东蜿蜒流淌,跨越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最终注入渤海湾。在其漫长的旅程中,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是沿岸地区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它的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黄河总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从源头到入海口,黄河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地理特征上游高原区从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全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这一段以高原地貌为主,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河流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床呈V形,侵蚀作用强烈。这里有青海湖、草原与冰川,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中游黄土高原区从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长945公里,流域面积约34.3万平方公里。这一段河流流经黄土高原,两岸土壤松软,极易被雨水冲刷,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黄河在此段携带大量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河水穿行于高原之上,形成了壶口瀑布等著名景观。下游冲积平原区从桃花峪至渤海入海口,长约786公里,流域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这一段河流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缓,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了悬河现象——河床高于两侧平原,需要高大堤坝防洪。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洪水灾害高发区。

黄河的泥沙与黄土黄河之所以呈现金黄色,是因为它携带了大量黄土高原的泥沙。每年,黄河携带的泥沙量约10亿吨,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这些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松散的土壤在雨水冲刷下容易被带入河流。科学研究表明,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平均达到35千克/立方米,最高时可达666千克/立方米,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主要河流。这些泥沙中约60%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水的含沙量变化很大,汛期含沙量可达枯水期的数十倍。在中游地区,一场暴雨过后,河水含沙量可急剧上升,形成水半沙半的景象,这也是黄河水质变化的重要特征。黄河水呈现出特有的金黄色,正是因为其中携带了大量黄土高原的泥沙。这些泥沙不仅赋予了黄河独特的颜色,也构成了黄河治理的核心难题之一。随着泥沙的不断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增加了防洪的难度。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诗人李白的这句诗描绘了黄河水势之猛,而这种奔腾之力与其携带的大量泥沙密不可分。

黄河的历史意义文明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出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农耕文明。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城市、文字、青铜器和国家形态都起源于黄河流域。农业基础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使农业得以发展。古代中国的粮食生产主要依赖黄河流域的灌溉系统。数千年来,农民们开发了复杂的水利工程,将黄河水引入农田,发展出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文化象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从《诗经》到现代文学,黄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民族精神和历史传承。许多歌曲、诗歌和艺术作品都以黄河为题材。政治中心历史上,谁掌黄河,谁就掌握中国的古语反映了黄河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许多王朝都将都城建在黄河流域,如西周的镐京、汉朝的长安、隋唐的长安等。黄河流域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战略区域。

古代黄河治理早期水利工程中国古代黄河治理可以追溯到夏禹治水的传说。公元前前7世纪,郑国修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灌溉渠系——郑国渠。秦汉时期,郑国渠进一步扩建,并修建了更多灌溉工程,如白渠、六辅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堤防建设为了防止黄河泛滥,古代中国发展了复杂的堤防系统。汉代开始大规模修建堤坝,到宋代形成了完整的堤防体系。明清时期,黄河下游的堤防高度达到10米以上,宽度超过20米,形成了两岸披堤,中间行水的格局。决口与改道尽管修建了坚固的堤防,黄河仍频繁决口。历史上,黄河至少发生过26次大规模改道,最著名的是1194年的改道(金朝末年)和1855年的改道(清朝咸丰年间)。这些改道事件往往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荡。

黄河的忧患之河称号1公元前602年历史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大水灾,淹没了当时的晋国首都新田(今山西翼城)。这次洪水被记录在《左传》中,标志着黄河灾害进入历史文献。2公元前179年西汉初期发生特大洪水,被称为洪水年,造成数万人死亡。此后汉武帝下令大规模修建堤防,开启了系统治理黄河的历史。31194年金代末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今开封东北)决口,形成河南夺淮的局面,黄河主流由北改向东南,流入淮河,造成巨大灾难。4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

文档评论(0)

137****1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00443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