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291-2010 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DB1302T291-2010 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41

DB1302

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291—2010

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2010-11-01发布 2010-12-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291—2010

DB1302/T291—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乃强 刘志勇 周忠良 马永兴 李 颖 张进红。

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检测、疫情报告和处理、预防、控制、净化等。本标准适用于唐山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为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46-2002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NY/T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

诊断

非免疫牛群诊断

临床诊断

流行特点

任何年龄段的奶牛都能感染本病,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等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及睾丸肿胀,关节炎及局部肿胀。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淋巴结、肝、肾、脾等器官形成特异性肉芽肿(布病结节)。有的可见关节炎。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浆膜和粘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诊断按《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执行。

血清学试验

初筛试验

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按GB/T18646-2002第2章执行。

确诊试验

血清样本可任选下列3种试验方法进行:

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按GB/T18646-2002第4章执行。

动物布病补体结合试验(CFT)按GB/T18646-2002第5章执行。

动物布病C-Elisa试验。(按试剂说明书执行)

流产胎儿、胎衣等样本采用布病RT-PCR试验(按说明书执行)

免疫牛群诊断

临床诊断

按本标准3.1.1执行。

实验室诊断

免疫后6个月牛适合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

血清学试验

初筛试验

按本标准3.1.3.1执行。

确诊试验

按本标准3.2.3.2执行。

病牛或隐性感染牛判定

符合下列条件其中之一的即为发病牛或隐性带菌牛:

分离出布鲁氏菌;

未免疫奶牛初筛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并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者;

确诊试验中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者;

RT-PCR试验阳性奶牛;

免疫后6个月确诊试验中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者。

检测

免疫前奶牛群应100%进行检测。平时每半年检测一次。

检测方法

首先按NY/T541-2002进行采集样本,进行初筛试验(按本标准3.1.3.1执行),初筛

阳性的进行确诊试验(按本标准3.1.3.2执行)。

免疫后6个月及以上的奶牛按本标准4.2执行。

疫情报告和处理

按《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第3、4条执行。

预防和控制

按《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第5条执行。

净化

按《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第6条执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