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古村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迁古村:

神仙居处有望族,雕楼画栋旧时光

高迁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东一公里处,距县城20公里。

村南傍老鹰嘴山和景星岩,西临白水溪,又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和历史文化古镇皤滩相连。

村落始建于元代,现存村落格局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总面积约35公顷,该村古建筑由吴白岩、吴应岩两兄弟及其后裔构筑,相继建成六翼马头宅院13座。2011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3年该村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高迁村,水势由南向北,成“川”字型的独特格局,道路与水势相随。以月鹿河为界,分为上屋、下屋两村。高迁古村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古街区、绿荷池区、月鹿河区等几个区块,高迁古民居大都集中在这一区块。

高迁村是一处江南较少见的古民居集合地,始建于元代,几经变迁,却依然保留了明末清初的风貌。自明末至清乾隆咸丰年间,吴白岩、吴应岩兄弟及子孙仿照京城殿宇的模式,大兴土木,建成六翼马头四开檐的楼房13座,除烧毁2座外,仍有11座宅院,它们是新德堂、里慎堂、省身堂、慎德堂、日新堂、积善堂、余庆堂、旗杆里等民居院落,它们为古村落的精华部分。各院落中心轴线对称,中心轴线上一般布置门厅、外院、正堂、中院、后花园,诸多院落,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层次错落有致,粉墙黛瓦、连绵成片,翼角马头气势非凡,立面轮廓,丰富多彩,完整的格局一如往昔。

高迁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村民天性开朗,心灵手巧,生活淳朴,尚留有相当多的传统习俗,如纺纱、结带、编草鞋、捣年糕、做佛事等。人与古居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令游客羡慕不已。

在高迁古村,村民依然居住在这里,因而宅院仍然都是活的。开放的七座宅院中,居住着的大部分都是老者与孩子,老人们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每个进来的人,孩子们则好奇张望着。外面的纷扰仿佛都与这里无关,有的灶台冰凉,长久没生火,黑黑的烟灰从梁顶悬下,古宅木质的楼面有些松动,吱吱呀呀地更显出这里的宁静。

每踏进一个院子,不由地把脚步也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里的清幽和安静。

院子是四合式的,一律的青砖灰瓦,木质的房屋,微翘的屋檐,中间是四四方方的道地,铺着细滑圆润的石子,而且细看上去,这些鹅卵石被拼凑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仿佛一朵莲花,花瓣绽开,优雅细致;有的却凑成了太极八卦的图纹,而且在中间围成了一个很大的圆形,四周各式精巧的小图排列有序,看起来整齐而又趣味盎然。

在这里,读书的传统悠远绵延。慎德堂就是被称为书香门第的门堂,以德养人、以俭治家的理念就体现在堂名中了,此堂为吴熙河所造,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堂内房子侧窗上分别刻着以春夏秋冬为题的诗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还有其它很多怡情雅意、充满农家田园乐趣的诗句。对联和诗句的内容意境淡雅,思致深远,真切地反映了主人高洁雅致的生活情趣和淡泊恬静的人生襟怀。前厅挂有“中书第”匾额,中堂板墙上,墨迹斑斑的各类学报和官报,无不诉说着村庄源源流长的文明。

村里的老人还说,在抗战时期,浙江省保安处迁到下庵村。民国三十年(1941)2月,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到村西的吴氏宗祠,两年后又迁到临海。

新德堂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院子,为二透六门堂。据家谱记载,该堂建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为吴洪标、吴树哲父子所建。

一进大门,就看见廊前大柱一字排开,厚重而古旧,虽然岁月的痕迹略有侵染,可是依然挺立。厅堂在正面,两边是厢房,每间厢房有一扇木雕的大窗,窗上精雕细刻的花纹古朴而精美,雅致、沉稳,让人由衷地喜欢。穿过两重厅堂,直达后花园,园内的花墩还完好如初,正面是一整块石板,分别雕刻着菊花、荷花、凤凰、月季、牡丹五种花卉,虽然经受了近一世纪的风雨飘摇,却依旧栩栩如生。可想而知,当年的后花园必是繁花似锦,或许还有才子佳人在此吟诗作对呢。

这里每一座的院落都各具特色,而且门堂也颇为精巧,那些光滑的鹅卵石,非常精巧地铺设成一些精致的图案,比如吉祥、如意、幸福等等,在门堂的中间或是一个大的太极八卦图,或是其他的图案,总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窥见古时工匠和主人的心思之巧。

这些门堂四个角落分别放着一个大缸,据主人介绍,这是用来蓄水的,雨季时这些水蓄满大大的水缸,可以用来浇花、洗涮,遇火灾可以用来灭火。有的门堂四角还铺设了铜钱形状的下水道,用来排水,几百年来依然畅通无阻,让人称奇。

院子的门和窗都是木质结构的,门的式样普普通通,铁制的门环,有的是铜制的,上面偶尔会有一些图案;窗户则不同了,镂空雕花,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走近这些雕刻着花纹和图案的门窗,细细地观察这些透着古朴风韵的手工艺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巧妙和聪明才智。只见这些窗户大多都是镂空的,上面或雕着花鸟鱼虫,或是人物故事,还有的是巧妙的诗词,这些浮雕式的花纹,虽然经过了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沧桑,显得那么陈旧和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