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夹关古镇:千年驿站关在山边水出其间
民间的段子比史书好看,由来如此。话说三国时期,夹关故地为夷人所据,在邛崃水草掩映的南河里,一条铁牛为界将蜀国与外界划断。河水岂有不犯河水之理,于是夷人经常过河越界偷鸡摸狗,官民不堪其扰,诸葛亮气得肺都差点炸了,用计3次捉住夷人,并都以礼释放。夷人头目倒还识相,提出摆平策略,一箭之路了断江湖恩怨。好个诸葛亮,足踏铁牛之背,弯弓搭箭,“飕”的一声射出。这一箭沿着邛崃山脉,向西飞了上百公里直抵打箭垆(康定),箭落之处,即为约定界限。从此,夷人就退到了打箭垆,夹关也就归蜀国管辖了。当然这与《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版本似乎有点出入。还是官方的《临邛县志》实在:“城西南八十里处夹门镇关,在山边,水出其间,此即陆游《老学庵笔记》所称临邛夹门镇是也。”
△夹关古镇图
古镇结构简单,不像其他古镇街道错综复杂,纵横交错。“两街并立,一水中流”,以河为界,南岸街为新街、北岸街为旧街,中间为始于天台山的白沫江,江上相互平行三座古石桥相连,山环水复的自然风光,残留下来的明清建筑,二水环抱的先天条件,使古镇处处可见形如江南的小桥流水,形成沫江如带、三桥横韵奇特景致。
古道
司马相如修建的古驿道文君相如“夜奔”之路?
诸葛亮箭之所及的打箭垆(康定)曾经就是“茶马市易”的重要驿站。夹关古镇龚店村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道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它是汉唐时代自成都经临邛、雅安通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当地人俗称为剑南道或马道子。那些牵着马匹、骡子的山民、商人载着茶叶、毛皮、药材、盐、器皿……在蜿蜒的古道上摇响铃铛,摇曳着背影,是远方也是故乡。
邛崃人自豪的茶马古道是西南出四川盆地第一站,古称“天府南来第一州”、“临邛道”。境内茶马古道主要途经地,南线临邛、孔明、平乐、临济、夹关、太和;西线临邛、马湖、水口、油榨、高何等。前几年,邛崃人就沿着这条路重走古道,游的是路,寻的是历史,物是人非,路犹在。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也好,商人也罢,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都将满满的乡愁铺在茶马古道上。
△夹关古道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而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驿道在古镇龚店村2组,从长生桥开始往上一直延伸到小鼓儿山顶,掩映在茂盛的茶叶林盘之间,时断时续,其中有两段约1公里长基本完好。驿道宽3米不等,呈鱼脊背形,中央用石板铺成一条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成路面,基本轮廓与秦汉时代的甬道相同,追溯其历史,最早的雏形是秦始皇时期,即公元前246年。而今路面、路基基本完整,历经沧桑岁月洗礼,依然坚固如初。
在古镇上,茶马古道的走向并非小古儿山景区这段,途经四个村,起点栓马村3组石路岗、龙洞沟——龚店村3组、1组——临江社区南岸街、半边街——二龙村麻柳树条、观音崖,全长9215米。白沫江边南岸街的茶马古道更是见证了当年交易的场景,曾经码头上每天都有二三十只木船和竹筏在这里靠岸停泊,一两百头骡马从这里出发、歇脚,通往康藏云南印度或邛崃、成都。粮油、盐茶、瓷器、日用百货……从水路源源运来,再由码头经茶马古道通向远方。站在夹关大桥上俯瞰沿河两岸以及河中船只往来,而今烟雨朦朦白沫江面是否还记得昔日的你我。
△夹关古道
查阅资料,夹关镇的古驿道在历史上地位如何呢?当初是什么人主持修建?茶马古道最初叫五尺道,最窄处不少于五尺宽,按照现在的算法宽约2米至1.6米左右。两马并辔而行是不可能的,错车的机会也应该不多。古道始建于秦朝,从蜀南(今四川宜宾)起到滇池,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为连接川滇汉人与古僰人而修建。在秦汉之际,五尺道商旅络绎不绝,不分白天黑夜,人马声,声声不绝,巴蜀因此而富足。从成都出发东可通越南、西可达缅甸,以致可以不绝远至今日的印度、阿富汗,这便是著名的陆上南丝绸之路。今天,在邛崃、夹关又呼为“南丝路驿站”。
夹门关段的五尺道由何人主持修建?根据《司马相如列传》等记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武帝派司马相如带着从四川各地和广汉征集来的青壮年士兵数万人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五尺道”修建工程。历史上文君相如私奔的故事中,不知道这条自己修建的古驿道是否参演了这段大戏,派上一点用场。
江水
一江中流、三桥并立、房列两岸……
“白沫江水弯弯流,大桥小桥立上头”就是夹关最有风韵的图景。这里曾经是电影《红颜》的外景地。这些桥上,走过达官贵人,走过淑女农夫,走过牛羊,走过顽童,走过你我……
△夹关古桥
古镇最大的亮点当属一江中流、三桥并立、房列两岸的风景。很多文字喜欢雨中的夹关古镇,似乎便于加戏、抒发雨中即景。其实古镇为何有此三大亮点,更应该关注人来人来的气场。虽然少了古驿道上的繁华,但确不失文静中的秀美,以及静谧下的骚动。逢场赶集时,桥上人影来往,桥下人影晃动,三座桥上演三座桥的故事,还有两岸穿梭的人流,好一派兴旺的集镇,久久为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