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山西省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押题)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国早期都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夏商时代的形成过程。聚落形态经历了从部落中心向邦国都邑、王国都邑的演变;建筑形态上,则主要体现在大型城垣、宫殿宗庙建筑、大型墓葬以及高规格手工业作坊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可用于说明()
A.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B.先秦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基本成熟
C.历史真实有待考古证实
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2.由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以道学立论,尽管成书于儒学已渐盛行的时代,但流传仍然很广。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并未将儒家经典单独突出,而只作为百家之一来看待。上述现象反映出汉朝()
A.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学术回光
C.学术氛围较为宽松
D.政治权力对思想统合的放任自由
(★★★★)3.下表所示为据考古发现整理的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共享题材
共享民族
图像数量
遗存地域
狩猎图
吐谷浑、鲜卑、粟特、高句丽
22
西北(青海1、河西4),中原(山西7、陕西3、不详1),东北(内蒙古1、吉林5)
宴饮图
鲜卑、粟特、高句丽、胡
21
西北(河西2),中原(山西9、山东1、陕西3、河南1、不详1),东北(辽宁1、吉林3)
墓主人图
鲜卑、粟特、高句丽
30
西北(宁夏2),中原(山西8、河北3、山东3、陕西3、河南1、不详2),东北(辽宁3、吉林5)
仪仗出行图与日常出行图
羌、鲜卑、粟特、高句丽
25
西北(河西1),中原(山西9、山东4、河南2、河北1、陕西3、不详2),东北(辽宁1、内蒙古1、吉林1)
乐舞与杂技图、角觝图
鲜卑、粟特、高句丽
13
西部(河西1),中部(山西4、陕西1、不详1),东部(吉林6)
A.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民族关系较为和谐
D.民族交融特征得以凸显
(★★★★)4.唐朝初期,朝廷对计账和户籍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每年编制一次计账,每三年编制一次户籍。县将户籍上报至州,州再上报至省(尚书省),最终由户部汇总管理。然而到了唐朝晚期,国家户籍上仅记录需要纳税的户口,而对“衣冠”“形势”等享有免税特权的阶层不再进行记录。这一变化折射出唐朝()
A.国家治理能力的下降
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C.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动
D.士族势力大大衰落
(★★★)5.明末清初,王夫之认识到传统伦理需要在政治、社会等不同领域细化拆分形成独立的形态,实现“中国式的‘政’(行政)‘教’(伦常教义)分离”。他从传统儒家忠孝伦理中构建出“家国殊等”“环相而治”“虚君共和”的君臣伦理形态。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动摇了传统儒学的主体地位
B.意欲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C.显露出新旧思想冲突的特征
D.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6.总理衙门支持由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代征厘金,赫德对此表示:“由我主持,仍旧是由一个中国机构自己办理这件事。相反,如果建立一个全新的机构,例如由法国或俄国去管理盐务税,那将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纯粹外国的机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清朝开始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廷推行较为务实的近代外交
D.中西方维权意识存在明显的差异
(★★★★)7.下面是某学者绘制的近代中国科技与社会转型示意图。该示意图揭示出,近代中国()
A.传统科技体系制约转型路径选择
B.“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广泛推崇
C.军事科技革新引领社会全面变革
D.技术进步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
(★★★★)8.1915年8月22日,梁启超提出了“只问政体不问国体说”的理论。他宣称:“我一生的主张,无论何种国体,我都不反对;但若在现行国体下,试图以言论鼓吹其他国体,则无论何时我都坚决反对。”梁启超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当时()
A.国体变更潮流遭遇强力抵制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政治理念基于理想制度构建
D.共和理念受到推崇
(★★★★)9.1928年3月12日,恽代英在《苏维埃的建立》一文中提出:“在某一县、省或割据区域内,我们可以在暴动成功的地方,首先建立县、省或割据区的苏维埃政权……相较于先召集全县代表会议成立县苏维埃,先建立区苏维埃、乡苏维埃,其基础将更为坚实和巩固。”恽代英意在强调()
A.苏维埃政权建设要循序渐进
B.土地革命有助于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宿州市四县一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暨送考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市直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考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练兵考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