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复习-专题02 诗歌知识梳理(必修下册)(学生版)-新高二语文暑假衔接讲义.docxVIP

第1部分-复习-专题02 诗歌知识梳理(必修下册)(学生版)-新高二语文暑假衔接讲义.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统编版必修下册

诗歌知识梳理

目录

考点聚焦:核心考点,有的放矢

重点速记:梳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提升专练,全面突破

核心考点聚焦

1、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

2、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手法

《登岳阳楼》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风俗淳厚)的理想,拥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一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的赤诚,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一路且歌且行,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的历史现实。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他的诗作中大多描绘了民间疾苦,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时诗人已经57岁,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几近残废,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再加上北归无望,只好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主要建筑有:因传说中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纪念诗圣杜甫的怀甫亭、“仙梅亭”,附近有小乔墓、鲁肃墓、吕仙祠等。

四.解题

①“登”,点明诗人登高望远。

②“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五.古人的登高情节

登高望远

登楼源自古人登高的习惯,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能够让主体视通万里,进而实现思接千载。登高又与文学创作紧密关联起来,古人言“登高必赋”就是这个道理。后来登高又演化为登楼,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登楼已经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命情结,人们可以利用登楼将有限的视野空间扩展到无限,在吐纳万物中彰显自己的情怀。在唐诗宋词中,楼的意象频繁出现,尤其是宋词,据不完全统计,有至少2800处。

情感类型

示例

1.游子思乡

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刘长卿《同诸公登楼》)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2.思妇怀人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壮志未酬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韦应物《登楼》)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心忧家国

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六、诗歌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思考1: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考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想到了曹操《观沧海》中的哪句诗?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思考3:颔联中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两个?你能说说炼字的妙处吗?

思考4: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考5: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考6: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思考1:明确今昔对比。“昔闻”“今上”今昔对比之感,表达了初等岳阳楼的喜悦。②“今上岳阳楼”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③为下文描写洞庭湖做铺垫。

思考2:明确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2月26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