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8讲三国至隋唐的经济、文化与中外交流
课标要求
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2.了解魏晋至隋唐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的表现
3.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和特征
考点一三国至隋唐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第二目中的“学思之窗”栏目,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提示:江南地区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下面为魏晋到隋唐均田制的兴衰示意图,据所学请把下列图示补充完整。
提示:①大量无主荒地②安定民心、安于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国家无田可授,均田制瓦解④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学生用书?第60页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经济发展[链接选必2·第4课]
农
业
土地制度
屯田制(曹魏)、均田制(孝文帝)、士族庄园、寺院经济;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赋税制度
租调徭役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农
业
生产工具
灌钢法制作的铁农具
水利灌溉
三国时期马钧改良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
手
工
业
陶瓷技术
南朝用匣钵烧制陶瓷坯件
冶铁创新
南北朝灌钢法,标志古代冶铁技术成熟
南方开发
纺织、陶瓷、造船、造纸等手工业明显进步
商
业
出现当铺
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大;南方有所发展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2)经济格局
江南
开发
背景
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在江南开发过程中,许多山区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北方
恢复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汉化政策等,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为隋唐统一奠基
2.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及治理
(1)经济实力的增长[链接选必2·第1、4、7、12课]
农业
①秦汉到隋唐时期,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②唐朝时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江南地区出现曲辕犁
手工
业
唐宋时期,陶瓷业中使用支钉,使器物在炼制过程中不粘连
货币
金融
唐朝出现开元通宝、柜坊。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对外
贸易
唐朝海上贸易兴盛,出口商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
城市
发展
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唐代长安城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交通
①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对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唐朝驿道以长安城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2)赋税制度
①唐初:租庸调制
内容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绢或布代役为庸。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
意义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②唐中后期(780年):两税法
背景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困难
内容
每户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意义
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征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学生用书?第61页
(3)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链接选必1·第17课]
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官方储备,提倡民间积储;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
唐末,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以出身为标准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阀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于是“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城市市民开始寻求用联合抗争的方式表达本阶层的观点,为自己发声,市民阶层由此萌发。
——冯兵《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问题阐释——隋唐时期的交通及商业都会
材料一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
时期
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
先秦到
西汉
以长安为中心,以“关东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萌发
以长安为中心,以黄河、渭河和漕渠为运道,大规模从关东向关中漕运粮食物资,初步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漕运体系
东汉到
隋唐
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贯通,一个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1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3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4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3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4讲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5讲晚清的政治变革与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17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ocx
- 2025至2030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消费需求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数据驱动的绿色制造流程优化与效益提升.docx
- 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新工科材料类人才创新能力提升.docx
- 2 《农村公路建设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及效益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路径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云平台与美术教育融合: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语义标注在课程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数字教育资源交互设计优化策略及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技术驱动下职业学院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发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