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月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细菌进入血液中并大量繁殖,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病毒血症

C:脓毒败血症

D:菌血症

E:败血症

答案:【E】

答案说明: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中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菌血症是少量细菌短暂入血,无明显中毒症状。病毒血症是病毒进入血液。毒血症是细菌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细菌不在血中繁殖。脓毒败血症是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可发展为脓毒败血症,有迁徙性脓肿。

2.下列哪一项最符合鳞状细胞癌的特征?

A:癌细胞的排列及形态仍保留鳞状上皮的某些特征

B:主要经淋巴道转移

C:呈外生性生长

D:发生于鳞状上皮的覆盖部位

E:角化物形成

答案:【A】

答案说明: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其癌细胞的排列及形态仍保留鳞状上皮的某些特征,这是鳞状细胞癌最主要的特征。发生于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只是其常见发生部位,不能作为最符合的特征;呈外生性生长不是鳞状细胞癌特有的生长方式;角化物形成虽可见于部分鳞状细胞癌,但不是最具代表性特征;主要经淋巴道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并非鳞状细胞癌最符合的特征。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的部位是

A:左前降支

B:右后间支

C:左旋支

D:右主干

E:左主干

答案:【A】

答案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左前降支,其发病率最高。左旋支、左主干、右主干、右后间支等部位也可发生,但相对左前降支较少见。

4.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A:利尿剂使用不当

B:便秘

C:感染

D:尿毒症

E:消化道出血

答案:【E】

答案说明: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消化道出血是最为常见的诱因之一。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中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量氨,可透过血脑屏障,干扰大脑的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从而诱发肝性脑病。利尿剂使用不当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肝性脑病,但不如消化道出血常见。便秘时肠道内氨的产生和吸收增加也可诱发,但不是最常见的。感染可增加机体分解代谢,产氨增多等诱发肝性脑病,但发生率也低于消化道出血。尿毒症本身不是肝性脑病常见的直接诱发因素,肝性脑病主要与肝脏功能障碍及氨代谢异常等相关。

5.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高钾血症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答案:【A】

答案说明: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同时由于血容量减少,早期易发生休克。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血容量减少相对不那么明显,不易早期发生休克。水中毒主要是水潴留,一般不会早期出现休克。低钾血症主要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休克。高钾血症主要影响心脏等功能,也不是早期易发生休克的类型。

6.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

A:细胞外基质

B:炎细胞

C:毛细血管

D:肌成纤维细胞

E:成纤维细胞

答案:【B】

答案说明:炎细胞能吞噬细菌等病原体,在肉芽组织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毛细血管主要起营养和支持作用;成纤维细胞主要参与纤维组织的形成;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的框架等;肌成纤维细胞有收缩功能等,但它们都不是抗感染的主要成分。

7.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A: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肾炎

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E】

答案说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所以答案是A。

8.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血栓素

B:儿茶酚胺

C:心肌抑制因子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答案:【B】

答案说明:休克早期,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这是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体液因子。儿茶酚胺可使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微循环灌流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9.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增生、肿胀

B:变质、渗出、增生

C:炎细胞浸润

D:变性、坏死

E:机化、粘连

答案:【B】

答案说明: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变质是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增生是指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炎症局部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可发生增生。这三种基本病理变化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

10.下列各组织中,哪种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最强?

A:骨骼肌细胞

B

文档评论(0)

十四-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