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 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 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2.古诗三首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课前解析】

关注诗人: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诗人。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关注创作背景:

《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作。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2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解读主题,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孩子们,诗人艾青曾在诗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也出现在了我们书上的第49页。你知道这句话中的“土地”指的是什么吗?

预设:我们脚底下的大地。

教师小结并过渡:艾青在写这首诗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疯狂地肆虐中国大地,于是艾青抱着对祖国的强烈热爱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这个单元我们就要从诗文中去感受自古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

(设计意图:通过对单元导语页的解读,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为后续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

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展示《示儿》中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引导: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疑问。教师板书诗题(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预设1:“示儿”的意思是说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我想知道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诗,这首诗里都写了什么。

预设2:“题临安邸”的题是“书写”的意思,结合注释我知道了“临安”是指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而“邸”是指旅店。题目的意思是说,这首诗是在浙江杭州的一个旅店写的。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在那里写诗,那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预设3: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课文中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我想知道己亥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慨。

教师过渡并组织活动:同学们说得很好,借助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诗题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思考,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古诗。

(设计意图:结合着注释,理解题意并提出疑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初读古诗,解决字词读音,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三、学

文档评论(0)

一枚教书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课件、试卷、学习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2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