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微生物生态 (2).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极少单独存在,总是较多地聚在一起,也常常与其他生物出现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并由此构成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非常复杂而多样化的关系。一、互生定义:两种生物可以独立生活。也可以形成相互的联合,对一方有利,或对双方都有利。(一)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两者互生关系较为典型,固氮菌可利用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有机酸作为碳源和能源而大量繁殖,并进行固氮;使纤维素分解菌也避免因为自身代谢产物积累过多而受抑制;同时可利用固氮菌提供的氮素营养物质,生长更加旺盛。增强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由于它们的互生关系,提高了土壤的肥力。第30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微生物与人及动物间的互生关系人及动物与其正常菌群即是互生关系。(三)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的互生关系根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也为互生关系。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向周围土壤中分泌各种有机物质,并有些脱落物,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发达的根系改善了土壤结构,水分和空气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第31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共生定义: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依赖,相互为对方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特点: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代谢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一旦彼此分离,各自就不能很好地生活。第32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微生物间的共生典型的例子是地衣。地衣组成: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单细胞藻类(绿藻,蓝藻)地衣的结构:形成有固定形态的叶状结构,真菌无规则地缠绕藻类细胞,或二者组成一定的层次排列。地衣的代谢: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形成特殊形态的整体,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真菌营异养生活,藻类制造养料;真菌提供水分、无机盐供藻类光合作用。第33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体1、根瘤:豆科植物与固氮菌共生、非豆科植物与放线菌共生。2、菌根菌和植物菌根:有些真菌能够在一些植物的根上发育,菌丝体着生根的表面或侵入根内,形成两种生物的共生体-菌根。能够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菌。菌根菌包括藻状菌、子囊菌和半知菌。第34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菌根作用:①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②调节植物代谢;③增强植物抗病能力。菌根的种类:(1)外生菌根:主要分布于木本的乔、灌木;可形成菌套;或哈蒂氏网(2)内生菌根:菌丝体存在于根皮层薄壁细胞之间,并且进入细胞内部,而在根系较少。因此具内生菌根的植物,一般都保留着根毛。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泡囊-丛枝状菌根第35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9-3植物的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的横切面的图解第36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微生物与动物共生1、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外共生:例如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食木质的白蚁自身并不能分解纤维素,必须依赖肠道内共生的原生动物和细菌通过厌氧发酵过程来分解纤维素。内共生:昆虫与其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这些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能为宿主提供B族维生素,使昆虫能以缺乏维生素的植物为生。第37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瘤胃微生物唾液纤维质饲料自然菌源瘤胃内微生物大量繁殖CO2,CH4,H2等大量菌体在皱胃中消化排泄物牛奶,牛肉有机酸,乙醇瘤胃吸收从口中呕气图9-4奶牛的瘤胃微生物代谢关系示意图第38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寄生定义:一种生物侵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后者造成损害或死亡的现象。类型:专性寄生(寄生物离开寄主不能生活)兼性寄生(寄生物可离开寄主营腐生生活)或细胞内寄生、细胞外寄生第39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微生物间的寄生关系1、噬菌细菌:一种细菌可以寄生在另一种细菌体内,如食菌蛭弧菌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等许多G-菌体内。2、真菌间:一种真菌寄生在另一种真菌间较普遍,其方式:(1)寄生物先分泌毒素,引起寄主活力衰退,然后再缠绕致死(2)有些寄生真菌不分泌毒素,由菌丝将寄主的菌丝紧紧地缠绕起来,由接触部位侵入寄主菌丝内,吸收营养使之死亡。(3)还有些寄生真菌将菌丝或吸器伸到寄主真菌丝内或寄生菌丝与寄主菌丝接触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