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据考古发现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些发现证实了()

A.农耕生产已经代采集渔猎活动

B.粟稻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D.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2.汉文帝继位时,“绛侯(周勃)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还与颍阴侯灌婴择取“长者士之有节行者”斥退文帝举荐的贾谊。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皇帝下令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汉文帝的这一做法()

A.使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B.旨在调整中央决策体系

C.推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推动世官制度走向消亡

(★★★)3.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大型宫室建筑的夯土。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可能生产供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其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并被中华文明加以改造和提升。由此可见()

A.二里头遗址印证了夏朝的存在

B.已出现较严重的阶级分化现象

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且交流频繁

(★★★★)4.秦代的思想潮流呈多流派混合状态,法家、儒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名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汉代的社会思潮经历了从黄老之道到儒学盛行,以及从阴阳五行之术到谶纬流行的演变过程。这一思潮演变过程反映出()

A.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

B.南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C.汉文化对秦传统文化的继承

D.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5.西周时期,统治者一方面以尊宠勋贵的名义众建诸侯,但多采用“元子代封”形式,并使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长期留守畿内,效命王室。另一方面,就封的诸侯也会安排其公室子弟入驻畿内,或直接服事天子,或负责管理王畿地区的居宅、土田等宗族财产。此举()

A.意在增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B.弥合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有利于诸侯势力的发展壮大

D.确保姬姓贵族能有效控制地方

(★★★★)6.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7.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8.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B.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C.宗法等级秩序崩溃

D.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9.汉武帝即位之后,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王国的领地割裂成许多侯国。此外,汉武帝还以“左官律”(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等立法手段,控制了人才资源。上述举措()

A.有利于人才选用

B.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C.推动了律令合一

D.丰富了国家治理手段

(★★★)10.正史中关于周边地区首领有如下记载,这反映出()

地区

事迹

出处

东北

殷王子箕子奔于朝鲜,成为本地的王。

《汉书·地理志》

东南

周王子太伯奔于江南吴地,被土著奉为王。

《史记·吴太伯世家》

西南

楚将军庄蹻征滇国,秦侵楚断其归路,他留此成为滇王。

《史记·西南夷传》

西北

秦奴隶无弋爰剑逃到黄河上游,羌人奉他为王。

《后汉书·西羌传》

A.边疆地区的华夏化

B.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C.中国古代疆域扩张

D.社会生产显著发展

(★★★)11.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