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黄沙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夏黄沙教学课件

宁夏地理概况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约6.64万平方公里。地貌多样,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山地。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黄沙地貌分布贺兰山沙漠带贺兰山东麓与西麓交界处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地带,这里是宁夏黄沙地貌的典型代表区域。沙丘起伏,风沙活动频繁,形成了壮观的沙海景观。腾格里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其南缘延伸至宁夏北部地区。这一地带沙丘类型多样,既有固定沙丘,也有流动沙丘,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中卫沙坡头沙化带

宁夏沙化现状宁夏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沙化土地面积近300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主要分布在宁夏北部的平原区和中部的干旱带。7%土地沙化率占宁夏总面积的比例3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2000平方公里65%北部地区沙化比例北部地区沙化最为严重

黄沙的形成原因气候因素宁夏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使得土壤水分缺乏,植被难以生长。长期干旱导致地表裸露,为风蚀创造了条件。风力作用宁夏常年受西北风影响,风力强劲。风力对裸露的地表产生强烈的剥蚀作用,将松散的表层土壤吹走,形成风蚀地貌,进一步加剧了沙化进程。植被破坏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使土壤失去保护层。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加速了沙漠化进程。水土流失

宁夏气候特点宁夏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温差大、蒸发强烈的特点。这种气候条件是形成黄沙地貌的重要自然因素。200-600毫米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南部山区可达600毫米,北部干旱区仅200毫米左右1600-2200小时年日照时数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1400-2000毫米年蒸发量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水分亏缺严重,导致土壤干燥

水资源匮乏与生态压力1水资源总量不足宁夏年均水资源总量仅为4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6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区之一。2黄河生命线黄河是宁夏最重要的水源,提供了宁夏90%以上的用水量。黄河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宁夏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3地下水位下降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宁夏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0.5-1米。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被生长条件恶化,加剧了土地沙化。水资源与沙漠化互动

黄沙对农业的影响1土壤质量下降沙化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耕地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蚕食耕地,每年约有数千亩农田被沙漠吞噬。据统计,宁夏已有近15万亩耕地因沙化而废弃。3灌溉系统损害沙尘暴和流沙常常导致灌溉渠道淤塞,增加了农业灌溉成本。沙尘还会损害农业机械设备,缩短其使用寿命。4农作物生长受阻风沙对农作物造成机械损伤,沙埋和沙压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沙尘天气还会影响授粉和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率宁夏每年平均发生沙尘暴10-15次,主要集中在3-5月春季,是中国沙尘暴高发区之一。交通影响沙尘暴导致能见度降低,严重时不足100米,对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每年因沙尘暴导致的交通中断事件多达数十起。健康危害沙尘中携带大量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沙尘暴期间,医院呼吸科就诊人数可增加30%以上。经济损失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包括农业减产、设备损坏、环境治理等直接和间接损失,每年约达数亿元人民币。

20世纪生态危机20世纪中后期,宁夏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特别是8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宁夏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面积急剧扩大。45%森林覆盖率下降从50年代的12%降至80年代的不足7%68%草原退化率大部分天然草原遭到不同程度退化300万亩沙化土地增加70-80年代沙化土地增加面积最严重的是西吉、海原、同心等南部山区县,由于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这些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耕地变成了荒漠。据统计,80年代初,宁夏年均沙尘暴天数达到25天以上,创历史新高,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治沙历史——开端1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宁夏作为三北地区重点省区,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建设防风固沙林带。第一期工程在贺兰山东麓和宁夏北部平原区实施,种植了大量杨树和柠条。21983年:彭阳县治沙造林彭阳县率先在全区推行公司+农户治沙模式,动员农民参与荒山造林,建立了第一批治沙合作社,成为宁夏早期治沙的典型代表。31986年:宁夏沙漠治理研究所成立专门从事沙漠治理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宁夏条件的治沙技术,如草方格固沙、沙障阻沙等,为大规模治沙提供了技术支持。41989年:首个治沙综合示范区建立在中卫县(现中卫市)建立

文档评论(0)

137****67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