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域联系教学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二核心内容,本课件系统梳理地域联系的基本原理与现实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域联系的基本概念地域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因自然或人文因素而形成的相互作用与依存关系。它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区域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交换过程。地域联系的地理学意义在于:打破地域间的隔阂与孤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间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推动地理空间的整合与重构地域联系构成了复杂的地理网络,推动区域间的协作与融合,是现代区域发展的关键动力。
地域联系的历史发展1先秦时期区域交流以物物交换为主,范围有限,主要在城邑间进行2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开辟,连接东亚与欧洲,促进了跨大陆贸易与文化交流3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茶马古道成熟,区域交流网络日益完善4明清时期商帮兴起,区域间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形成稳定的商路网络古代地域联系主要依靠陆路和水路交通,贸易路线如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促进了技术、文化、宗教的传播与交流。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分类经济联系包括商品贸易、服务交流、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等经济活动形成的区域互动交通运输通过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方式连接不同区域,是地域联系的物质基础信息流动数字技术和通讯网络实现的信息交换,突破地理障碍的重要方式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带来的区域间人力资源交换与文化互动
经济联系:商品与服务流通商品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互补关系经济联系的核心是基于区域差异形成的互补优势。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各有所长,通过商品与服务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特色农产品:东北大米、新疆棉花、海南热带水果工业品:珠三角电子产品、长三角精密机械服务业:北京文化创意、上海金融服务生产要素的跨区域配置现代经济联系不仅体现在最终产品流通,还包括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调配:资本流动:沿海资本西进,境外投资东进技术转移:高新技术从创新中心向生产基地扩散人才流动:专业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土地资源:产业园区跨区域合作开发
生产环节的空间转移研发设计环节通常位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中心,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南山制造生产环节向劳动力成本较低、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转移,如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城市物流配送环节依托交通枢纽城市布局,如郑州、武汉、西安等区域中心城市销售服务环节布局于消费市场集中区域,覆盖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形成了研发在发达国家,生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遍布全球的空间格局,我国产业也呈现东部研发设计、中西部承接制造的梯度转移趋势。
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对地域联系的穿透力不同交通方式具有不同的地域穿透特性:陆路交通:公路与铁路网络密集,适合中短距离运输,可直达内陆水路交通:成本低廉,适合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但受水系限制航空运输:速度快,突破自然障碍,适合高价值、时效性强的客货运输管道运输:专用性强,适合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输送交通设施是区域一体化的物质基础,通过缩短时空距离,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联动,推动形成更大范围的经济区域。交通枢纽城市通常成为区域经济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如上海、广州、郑州等。
交通方式的变革1传统交通时代区域间联系缓慢,城市影响范围有限,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2铁路时代区域联系加强,沿线城镇带状发展,形成以铁路为纽带的城市群3高铁地铁时代1-3小时交通圈形成,促进城市圈一体化,同城化效应明显4新能源交通未来低碳智能交通网络,实现区域无缝衔接,绿色高效的空间组织高铁网络的建设使中国主要城市间一日生活圈成为可能,推动了城市群、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4.5万公里,覆盖95%以上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
信息技术加快地域联系互联网普及带来的空间压缩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地域联系的方式与效率:时空压缩:信息传递几乎实时完成,地理距离障碍大幅降低联系密度:互联网使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联系频率成倍增长联系范围:从局部区域扩展至全球尺度的广泛联系成本降低:大幅降低信息获取与传递成本数字经济下的远距离互动数字经济催生了新型地域联系方式:远程办公:突破地理限制的工作方式在线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电子商务:商品与服务的无边界流通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管理与服务数字金融:资金的高效跨区域流动
文化地域联系文化交流活动各地区文化节、艺术展、民俗活动促进文化互鉴与传播,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共同文化符号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全国性文化纽带,在各地区以不同形式庆祝,彰显文化多样性统一性多元文化融合56个民族文化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影响,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文化地域联系推动了区域文化认同的形成,既保持各地文化特色,又构建共同文化纽带。各地区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媒体传播、教育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II卷) 英语 word版无答案.doc VIP
- Toshiba东芝 复合机e-STUDIO2523Ae-STUDIO2523A 2523AD彩页.pdf
- 《宫腔镜检查》课件.ppt VIP
- 《上海顶级豪宅市场研究报告》课件.ppt VIP
- TCCES20-2021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规程.pdf VIP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课件.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 数据分包灵活传 课件.pptx VIP
- 广通客车gtz6119bev2车型四合一控制器can通讯协议.pdf VIP
- 房地产 -上海豪宅市场研究报告——2025上半年市场行情分析.docx
- 国企郑州航空港国际教育投资发展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