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焦仲卿,一个被低估了的反抗者
后世之所以看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更因为它成功刻画了两位单纯美丽而又倔强勇敢的青年反抗者形象,他们像两只“海燕”般划破封建社会的“黑暗长空”(林松《划破长空的海燕》)。但是,后世读者似乎一直都有一种“褒刘贬焦”的倾向,有意无意的低估了男主人公焦仲卿的人格魅力和反抗决心。多认为仲卿“和兰芝不同……性格比较软弱”(《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可能因为刘兰芝太光彩夺目了,以致她形象的光芒遮蔽了焦仲卿的个性光芒,让我们不自觉的低估了他反抗的力量。其实,仲卿也是个富有人格魅力的男子汉,他的反抗决不亚于他勇敢的妻子。而且,唯有理解了看似软弱的焦仲卿,理解了他反抗的艰难过程,我们才能回到历史现场,真正理解长诗的社会意义。
????一?????
读者对焦仲卿的形象定位一般是:虽然真诚善良,忠于爱情,但有一点软弱,缺少决断,没有男人气概。的确,温和谦恭的焦仲卿少了一些张扬个性和豪言壮语,少了一些杀伐果断,无毒不丈夫的狠劲,也没有诗酒为伴、弹剑作歌的狂放洒脱,不是个经典意义上的“大男人”。可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大男人”,最终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而不是他表层的形象气质。细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焦仲卿其实丝毫不缺乏男人的个性。
首先,焦仲卿富有主见,果断坚定。作为一个传统士子,他对母亲的确是恭谨孝顺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母亲与妻子之间矛盾的正确判断。婆媳的是非对错,他洞若观火,心明如镜。长诗开端,他见阿母的第一句话就是“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一张口就宣布了自己的明确立场:妻是对的,无辜的,态度鲜明地站在了妻子一边。他和妻子分别的时候,是他首先提出“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立誓相守,终身不负。而自杀殉情也是他首先提出的,“贺卿得高迁,吾独向黄泉”,虽因误解,语带讥讽,但不难看出他对誓言的决绝态度。有人可能要说,既然坚定果断,为何不能一开始就拒绝母亲“驱遣”妻子的无理决定?这其实是脱离历史语境的苛责,“这一次交锋仲卿是失败了,他并不能挽救兰芝和他自己的命运,这是因为历史还不允许他胜利。”(何承恩《焦仲卿论》)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仲卿既不拥有妻子去留的最终决定权,更无力承担“不孝”的罪名,除非他以死抗争——正如他后来做的那这样。
其次,焦仲卿言出必行,信义担当。长诗中焦仲卿的话不多,没有客套,没有迂回,没有渲染,没有夸张,但他的每句话都发自肺腑,实实在在,说话之前,决心已定,一旦出口,必当践行。当焦母苦逼兰芝之时,焦仲卿在母亲那儿反抗似乎并不特别激烈,但他的话分量不轻,“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当时,骄横的焦母、甚至长诗的读者都以为这不过是焦仲卿一时激愤之语而已。岂不知当时的焦仲卿就决心已定,言出为誓,准备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仲卿送别妻子时与妻子立下“誓天不相负”的誓言后,更是从未有过丝毫的犹豫徘徊。不难推测,送走兰芝后焦母肯定会一再逼迫仲卿再娶,仲卿虽然不能改变母亲,但母亲的淫威也绝不能改变他的誓言。这世上太多徒具其表,却轻诺寡信的男人,相较而言,仲卿自是真男人。
再次,焦仲卿有不同流俗的独立意志。庸人看重世俗的得失毁誉,最喜欢随波逐流,真男人则看重自己的独立意志,只愿意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焦仲卿无疑属于后者。焦母几次诱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他自是毫不动心,这是不重美色。焦母骄傲的声称“汝是大家子,仕宦在台阁”,他却自称“儿已薄禄相”,这是不重门第地位。世人多以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把妻子看做工具和下等人,焦母自然也以为“贵贱情何薄”,他却对妻子平等待之,爱之,敬之,这是不重等级贵贱之别。仲卿敢于放下忠孝礼义的教条,殉情而死,为一个“女人”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不惧流俗,不畏人言。他有不同流俗的独立意志,他倾听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他是至情至性的好男人,他是不同凡俗的真男人。或许正因为以世俗的眼光看他,以庸人的标准要求他,我们才觉得他不够男人味。
最后,仲卿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叛逆者,这是焦仲卿这一文学形象最重要的特质。在中国古代,婚姻一向依“父母之命”,无自主可言。《大戴札记·本命》记载:“妇有七去:不顾父母去,无子去,浮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之法之中,“不顾父母”赫然在首。所以,在今天看来,焦母“驱遣兰芝”的决定霸道变态,不可理喻,但在古代,却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而焦仲卿这个看似文弱的男人,恰恰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他送走妻子,只是权宜之计,内心深处,他从未接受母亲的荒唐决定。送走妻子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定下了终身不负,永不分离的誓言。古人对誓言是十分虔诚的,可见此时的仲卿已决计反叛。
送走妻子,既是他在强大的母亲和礼教面前的大失败,也是他迈出的叛逆反抗之路上的第一步。他的确有幼稚软弱的一面,他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