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子瞻,道不尽的东坡.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不完的子瞻,道不尽的东坡

合上《苏轼十讲》,感觉心中纵有千言万语,难叙一二。原因是,他太过厚重,真可谓“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于是,我又一次打开了《苏轼十讲》,想再一次透过文字,去探寻,为何唯爱苏东坡。

苏轼的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从未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放浪纵恣于儒释道三家思想,其心灵世界博大宏丰;最后“湛然而逝,谈笑而化”,走向最好的生命完成。苏轼可谓穷尽了中国士大夫的一切可能性。

在这里,我看到了苏轼。

1079年(元丰二年),是苏轼一生都不能绕开的一年。

7月28日,湖州衙门,苏轼“如驱犬鸡”地被当场逮捕。8月18日,押解至京,拘于御史台,逐篇拷问其语句的讥讽含义,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场文字狱,但其本质并不是几个“小人”对苏轼的嫉恨和陷害,而是神宗亲自主持的“朝廷”对这位声名藉甚的异议者的惩罚。正如苏轼的政敌和朋友刘安世所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苏轼在狱中历时一百三十天,至12月28日,结案出狱。出狱当天,他写下《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予投檄到江西。

果真,无诗不欢,不吐不快,他又写诗了!

颔联“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一句,苏轼用贾昌斗鸡受宠的典故,鲜明的表达对阿世取容的蔑视,不改初心的心境。

当时,苏轼,还是苏轼。

在这里,我看到了苏东坡。

“乌台诗案”,皇帝最后对苏轼做出了这样的处置:

奉圣旨:苏轼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并且颁布敕令,说苏轼“虽肆宥示恩,朕欲从贷,而奸言乱众,义所不容。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轻典,毋忘自新”。

1080年(元丰三年),苏轼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的官衔来到了黄州。水部员外郎是水部(工部的第四司)的副长官,但“检校”则表示这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团练副使是唐代的地方军事助理官,宋代只表示官僚的级别,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职务;比较实在的倒是“本州安置”,规定苏轼要住在这个地方。

但尴尬的是,俸禄基本断绝,需要自营经济收入。初到黄州时,他寄居于定惠院僧舍,至五月份苏辙将其家眷送来,全家便迁居到长江边的临皋亭,据说大有饥寒之忧,只好痛自节俭,时不时地依靠苏辙的接济。不过到了第二年,他却有了一块地,在州城旧营地的东面,故称作“东坡”。据其自述: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东坡八首·叙》《苏轼诗集》卷二十一)

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即元丰四年(1081),老朋友马正卿为他向官府求来的一块荒地,让他可以躬耕以免饥。苏轼在大旱之岁开荒播种,十分辛劳,放下锄头写了八首诗。虽然如此,总算可以指望下一年有些收入了,而有了“东坡“的苏轼也就自称为“东坡居士”。此后,他又在东坡造了几间屋,因为落成于冬天,便在墙上画一些雪,称之为“雪堂”。

从此以后,黄州就有了一个东坡居士,时常往来于临皋亭与雪堂之间。耕种自济、养生自保、著书自见、文学自适、韬晦自存——这成了东坡居士在黄州的全部生活。

在贬居黄州的四年里,苏轼“三咏赤壁”。这是他在经历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的心理历程,最终实现了真实的自我——我总是我,不会混同于他人,物也好,我也好,都是永恒的。

当苏轼成功地进行心理调试后,他不再介怀,顺其自然。正所谓“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他从纷扰中解脱,获得了宁静。

这种宁静,不是心如止水,而是超越了得失的心灵,“无风雨也无情”地“吟啸徐行”,相迎“山头斜照”。

他的一蓑烟雨,正是他的诗和远方。

那时,苏轼,已是苏东坡。

在这里,我不止看到苏东坡。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苏轼,不是在贬官,就是在贬官的路上。

在贬地和朝廷之间的往来奔波,就是他仕途生活的写照。正如《定州谢到任表》中,无奈说到“筋疲于往来,日月逝于道路”。

他甚至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然而,他却从来都不是“心似已灰之木”。

元祐四年(1089),出任杭州。刚到任,正遇杭州大旱,饥疫并发。他,减免赋税,减价卖粮,创“安乐坊”,救济灾民;他,疏通运河,兴修水利;他,治理西湖,席卷老葑。

元祐六年(1091),出任颍州。他,实事求是,为民治水;他,兴建水利,疏浚西湖;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元祐七年(1092),出任扬州。他,停缴积欠,缓和矛盾;他,取缔“万花”,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教学文档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可以对小学教育教学文档修改、排版和格式转化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