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pdfVIP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语文5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

【唐】虞世南

垂名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字伯施,余姚人。凌烟阁二

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

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

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

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注释

垂^(rui):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

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

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

的汁液。

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e):凭借、依赖。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

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

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余委〃暗

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

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

下,却把它们统一在“^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

〃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

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

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

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

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

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

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

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

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

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

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

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

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

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

介,与唐太宗谈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

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

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鲸

朋鸟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

有自知之明。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

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

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