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5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防治原则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具有疏通、和解作用的药物,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半表半里的少阳证,脏腑失调的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证以及疟疾等。四、和法第七章防治原则和法的注意事项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已解而入里,以及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均不宜用,以免贻误病情。第七章防治原则温法又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以补益阳气、祛除寒邪、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里寒证。五、温法第七章防治原则温法的注意事项温法所用药物性多燥热,易耗血伤阴,故凡阴血亏虚、血热妄行及孕妇均当慎用或禁用。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清除热邪,治疗热性病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里热证。六、清法第七章防治原则清法的注意事项清热性质的药物,多为寒凉之性,易损伤脾胃阳气,不宜久用。素体脾胃阳虚者慎用。第七章防治原则消法又称消散法或消导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行气、化痰等作用的药物,以祛散病邪,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等病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饮食积滞或癥瘕痞块等病证。七、消法第七章防治原则消法的注意事项消法专为祛邪而设,凡属正虚邪实,祛邪同时还当兼以扶正,做到攻补兼施,避免损伤正气。第七章防治原则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以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八、补法第七章防治原则补法的注意事项补益药大多滋腻,易于壅中滞气,可适当配伍理气醒脾药,使补而不滞。临床应用时,切记不可滥用补法,无虚不用补法,以免“误补益疾”,“闭门留寇”。第七章防治原则以上治疗八法,临床应用时可根据病情需要,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两法或多法配合使用。小结1.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立,常用治法有8种,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2.汗法用于表证;吐法多用于急救,是治标之法;下法易伤人体正气,以祛邪为度,不可过量或久服。3.温法用于寒证;清法用于热证。4.补法主要用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虚证。补益药大多滋腻,易壅中滞气,不可滥用,以免“误补益疾”,“闭门留寇”。作业P102一、单选题:做单数题二、简答题:1、2

防治原则第一节预防(治未病)▲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养生就是采取各种方法提高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1.养生2.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3.起居有常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起居有常,饮食节制,劳逸结合的强身健体原则,既有益于扶助正气,又能促进病体早日康复。4.药物预防适时服用一些药物同样可以达到提高正气,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又是直接因素,所以做好未病先防,防止病邪侵害。(二)防止病邪侵害二、既病防变▲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或采取措施控制疾病传变,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二、既病防变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若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情会由轻至重,病位会由浅入深,甚至会由某一脏器累及另一脏器,乃至多个脏器病变,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治疗越来越困难。因此,既病之后,及早诊断和治疗实乃明智之举和当务之急。(一)早期诊治控制传变是指应根据不同疾病的传变途径与发展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作好预防。早在《金匮要略》就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说临床治疗肝病时,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首先调理脾胃,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以防肝病传脾,从而达到控制肝病传变的目的。(二)控制传变小结1.治未病的思想包括两个内容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2.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3.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疾病传变。第二节治则▲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治标治本2、扶正祛邪3、调整阴阳4、三因制宜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