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讲义专题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讲义专题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解读

要求

五年高考统计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近代以来物质

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3分

3分

3分

选择题

★★★

交通、通讯

工具的进步

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

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大众传媒的

发展

1.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影视事业的发展

3.互联网的兴起

3分

3分

选择题

★★

分析解读

本专题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展开,按类别分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三部分,时间跨度较大,知识点较为散碎,识记性内容多。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本专题在命题中表现平淡,近五年以每年一道选择题的频率出现,预计这一态势将会保持。(2)命题重点在于以某一具体社会现象为背景材料,要求解读出此现象背后反映出的社会观念(的变化)。(3)材料形式多样,文字、图片、表格材料都有应用。(4)近五年来未曾涉及对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的考查,但是也不能忽视此考点。(5)试题难度不等,从简单题到较难题都有。

备考建议:(1)注重从近代化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程。(2)注意分析不同阶段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特别注意分析具体社会现象变化所反映出的特点及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观念的变化。(4)适当联系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与这一内容相联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2016江苏单科,10,3分)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答案C

2.(2015江苏单科,11,3分)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C

3.(2014江苏单科,6,3分)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C

4.(2017课标Ⅲ,29,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B

5.(2017浙江4月选考,9,2分)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答案D

6.(2015四川文综,6,4分)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7.(2014课标Ⅱ,28,4分)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B

8.(2014北京文综,17,4分)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9.(2014浙江文综,16,4分)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