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第14周周练历史试题.doc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第14周周练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横峰中年度上学期

高二历史第14周周练试卷(文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最重要条件是()

A.独立的士阶层破壳而出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

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

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论儒》

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公羊传?僖公四年》

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史记》

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

——《盐铁论.散不足篇》

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

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是()

A.是否反对掠夺战争B.是否主张社会变革

C.是否要求放宽刑罚,减轻赋税D.是否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5、“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非攻,兼爱”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6、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大量杰出人物同时产生

C.社会剧烈变革 D.群雄并立的需要

7、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9、在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最有实力的是()

①儒家②墨家③道家④法家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

10、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1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民族压迫

12.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