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4_T2403-2015_猪丹毒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VIP

DB34_T2403-2015_猪丹毒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220

B4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03—2015

猪丹毒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eventionandcureofswineerysipelas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03—201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猪病监测工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猪病监测工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郁、李泉生、钱昌银、刘成文、孙裴、魏建忠、檀华蓉、张联合。

I

DB34/T2403—2015

猪丹毒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丹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本标准适用于猪丹毒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7823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17824.2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GB/T17824.3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NY/T566猪丹毒诊断技术

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DB34/T2404猪丹毒杆菌检验规程

3诊断

3.1.1.3消化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吸血昆虫、鼠类和鸟类传播。

3.1.1.4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3.1.1.5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时也发生暴发流行;暴发流行与环境的变化、猪的易感性和猪丹毒

杆菌的致病力有关。

1

DB34/T2403—2015

体温突然升至42℃以上,精神萎靡,饮水和摄食量明显降低,有时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

栗状,附有粘液,有的后期发生腹泻;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紫色,

指压褪色。

病程一般3~4天,病死率80%左右,未死者多转为亚急性疹块型或慢性型。若哺乳仔猪和刚断

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天。

3.1.2.2亚急性疹块型

病初食欲减退,口渴、便秘,有时呕吐,体温升至41℃以上。发病后1~3天,在胸、腹、背、

肩及四肢乃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四边形、圆形,有热感的疹块,指压褪色。疹块出现后,体温开始下

降,病势减轻,经数日后病猪自行康复。

病程为1~2周,多为良性经过。

3.1.2.3慢性型

通常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

3.1.2.3.1关节炎

四肢关节炎性肿胀,腕、跗关节较膝、髋关节常见,病腿僵硬、疼痛,呈现一肢或两肢的跛行或卧

地不起。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消瘦。

病程数周或数月。

3.1.2.3.2心内膜炎

消瘦,贫血,被毛无光,体温略高,全身衰弱,喜卧,厌走动,如强行使其行走,则举步缓慢,全

身摇晃,呼吸急促,可突然因心衰而死亡。

多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逐渐与其

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以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可在部分耳壳、

尾巴、末梢、各蹄壳发生坏死。约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

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主要为败血症变化。鼻、耳、颈部、胸、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发红;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切面多

汁,或有出血,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肾脏淤血肿大,被膜易剥离,呈不均匀的紫红色,切面皮质部有

出血点;脾脏显著肿大,质地柔软,呈樱桃红色;胃底部、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黏膜可见卡他性或出血

性炎症;肝充血;心内外膜小点状出血;肺充血、水肿。

3.1.3.2亚急性疹块型

主要以颈、背、腹侧部皮肤疹块为特征,疹块高出皮肤,疹块内血管扩张,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水

肿浸润,有时有小出血点。

2

DB34/T2403—2015

慢性关节炎时关节肿胀,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粘稠或带红色,关节面粗糙,滑膜表面有

绒毛样增生物。慢性心内膜炎时多在左心二尖瓣的瓣膜上出现菜花样疣状赘生物。

3.2

确诊

3.2.1病原学检查

按照DB34/T2404的规定执行。

3.2.2血清学检查

按照NY/T566的规定执行。

4防治

4.1预防

4.1.1猪场建设

猪场建设防疫要求按照GB/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