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以下为国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于国考包含多个科目和不同岗位的考试内容,以下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部分模拟内容为例进行呈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

一、常识判断(选择题)

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下关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④香港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所以正确顺序是①②③④,答案选A。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B.华佗被称为“医圣”

C.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

答案:B

解析:“医圣”是张仲景,华佗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张衡发明地动仪,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所以答案选B。

3.下列属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税收

B.国债

C.利率

D.政府购买

答案:C

解析: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等。税收、国债、政府购买属于财政政策工具。所以答案选C。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择题)

1.如今,一批70后、80后甚至更年轻的年画传承人涌现出来。这些年轻人开始有了清醒的文化自觉,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怀着敬畏之心钻研,并不________,急于进入市场大潮,冯骥才称他们为“年画的新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波逐流

B.沽名钓誉

C.好高骛远

D.人云亦云

答案:A

解析:根据“急于进入市场大潮”可知,这些年轻人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跟随市场潮流。“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符合语境。“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B、C、D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所以答案选A。

2.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务实,我们的一切实践都需符合规律、切合实际。规律指引下的世界变动不居,我们不能________,应敢于质疑、善于包容、勇于创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循守旧

B.沾沾自喜

C.妄自菲薄

D.刚愎自用

答案:A

解析:根据“应敢于质疑、善于包容、勇于创新”可知,横线处应体现不创新、守旧的意思。“因循守旧”指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符合语境。“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刚愎自用”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B、C、D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所以答案选A。

3.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B.“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C.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D.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村改居”的必要性,接着说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然后强调“村改居”要打破制度藩篱,让农民享受公共服务,最后通过“各地……决定了……必然‘因村而异’”得出结论,即“村改居”要因地制宜。A项只是文段的背景介绍,不是重点;C项“城乡共享公共服务”并非文段核心;D项“打破城乡二元界限”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所以答案选B。

三、数量关系(选择题)

1.某单位有50人,男女性别比为3:2,其中有15人未入党,若从中任选1人,则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为多少()

A.3/5

B.2/3

C.3/4

D.5/7

答案:A

解析:已知单位有50人,男女性别比为3:2,则男性有50×3/5=30人,女性有20人。未入党的有15人,要使任选1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则让未入党的人都是女性,那么男性党员最多有30人。所以任选1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