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pptx

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水利的重要性:中国农民长期受到“旱”“涝”双重威胁;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2.表现(1)春秋战国:李冰——都江堰(成都平原);郑国——郑国渠(陕西关中)。(2)汉代:关中农民发明井渠法;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3)重要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强化记忆

-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牛抬杠和一牛挽犁的区别在于耕牛的多少;而唐朝的曲辕犁与前二者的区别在于耕犁结构的完善和可自由调节。翻车和高转筒车主要在于提水工具的区别。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就是铁犁牛耕出现之前主要的耕作方式,主要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故①③正确,而耧车是在汉朝时出现的播种工具,不是耕作工具,故②错误,曲柄锄是在汉朝出现的铁制农具,与刀耕火种不符,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

-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故C项正确;①是水排,是鼓风设备,④是教育场景,故A、B、D三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

-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2015·10月浙江选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耦犁 B.曲柄锄C.曲辕犁 D.翻车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描述不符。答案解析关闭C

-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2017·11月浙江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C.郑国渠 D.白渠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依据图中“李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李冰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故B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故A项错误;郑国渠是郑国在黄河流域修建的,故C项错误;白渠建于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

-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普查一、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普查1.《左传·哀公七年》中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依据材料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哪些?(夏朝已经出现朝贡的现象、已经出现丝织业。)2.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指出:“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涉及的现象直接得益于什么?(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3.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依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

-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宋代(1)“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空间方面表现在“市坊(住宅区)制”被打破,时间方面表现在夜市繁荣。(2)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3)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重点提醒古代坊市制度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管理功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而服务功能则带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随着宋代打破坊市分离制度,出现所谓“城市革命”,促进城市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28-考点一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