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试題库
第一章
选择題:
被称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的是:A
A冯特B铁欣纳C詹姆士D罗杰斯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试验室的地点是:C
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德国莱比锡曰本东京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1879年,出版的第一部心理学专著是B
A《广告理论》B《心理学纲要》C《认知心理学》D《科学的广告》
4、行為主义认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意识,而应当是可以观测到的行為。它的创始人是华生,代表人物是A
A斯金纳B铁欣纳C詹姆士D罗杰斯
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B
A盖尔出版的《广告心理学》B斯科特出版的《广告理论》C霍普金斯出版的《科学的广告》D奈塞尔刊登的《认知心理学》
5、不是直接对被试明确提出问題以求回答,而是給被试某些意义不确定的模糊刺激,引出被试的反应,藉以考察其所投射出的人格特性的心理测验措施是;B
A观测法B投射法C问卷法D试验法
在被观测者未察觉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地观测并记录其外部行為体現(表情、动作、談话等)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措施是:A
A观测法B投射法C问卷法D试验法
是非題:19,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的《广告理论》一书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对的)
简答題:
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的联络与区别体目前哪些方面?
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广告心理学常常被看作是消费心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种认识并非偶尔,由于无论是广告心理学,还是消费心理学,都将消费者作為重要的研究对象。尤其是有关消费动机的研究,都深受这两个学科的重视,也可以說,在消费动机这个领域,两个学科是统一的。
区别:第一,广告心理学所研究的某些问題,消费心理学研究并不关怀,如广告的认知过程、广告的說服、广告创意的思索措施、媒体接触的心理活动等。相反,某些广告消费心理学关注的问題,广告心理学并不关怀。如消费情景、文化环境对消费行為的影响等;第二,消费心理学侧重研究人与商品的关系,广告心理学虽然也关注这种关系,但它愈加侧重于人与广告活动的关系;第三,消费心理学研究服务于市场营销,而广告心理学研究重要服务于营销活动中的广告宣传。
第二章
选择題:
注意的特点是:AB
A指向性B集中性C选择性D调整性
注意的功能是:BCD
A指向功能B选择功能C维持功能D调整功能
3.下列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D)
A选择功能B维持功能C调整功能D变化功能
4.下列属于刺激物的变化和活动的例子是:(B)
A广告商运用烂尾楼打出巨幅广告B路边闪烁的霓虹灯
C众多彩色广告中的单色广告D欲知后事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5.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心理过程。而(B)则是这些心理所共有的心理特性,它伴随于这些过程之中。
A.动机B.注意C.需要D.意志
是非題:
1、注意自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伴随多种心理过程.对
2、注意的广度反应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性。对
3.注意的分散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步指向不一样的对象的特点。既一般所說的“一心二用”。(錯)
4.注意可分為故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人們对广告的注意均属于故意注意,由于无意注意什么都注意不到。(錯误)
5.广告的尺寸与得到的注意力成正比。(錯误)
6.广告只要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就能实現广告信息的对的传递。(錯误)
名詞解释:
故意后注意
注意的转移
简答題:
影响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思索问答題:
怎样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广告的吸引力?
第三章
选择題:
1.(B)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A.联想B.知觉C.思维D.想象、
2.(A)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
3.接受外部刺激,反应外界事物的体外感觉包括:ABCD
A视觉B听觉C嗅觉D皮肤感觉
4.接受人体的刺激,反应身体的不一样状态的体内感觉包括:BCD
A味觉B肌肉运动感觉C平衡感觉D内脏感觉
5.知觉的特性是: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
6决定知觉选择性的机制錯误的一项是(C)
A选择的感受性B知觉的防御C知觉的暗示D知觉的超负荷
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B)关系。
A.正比B.反比C.一致性D.互补性
8.“爱屋及乌”属于___________效应。(B)
A.模特效应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