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pptxVIP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西夏、北宋并立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目录壹、辽与西夏的建立贰、辽与北宋的和战叁、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契丹起源于鲜卑宇文部,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隋唐时期契丹与中原交流频繁。隋朝时,原属北齐和突厥的契丹部落归顺隋朝,契丹在隋朝支持下形成部落联盟。唐朝时,松漠部大贺摩会率部落联盟归顺唐朝。唐太宗在契丹地区设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起源契丹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1.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材料一: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辽史·食货志》材料二:苏轼《契丹帐》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2.生活:放牧、打猎。2.到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筑房屋,学会了冶铁等。1.隋唐时期,契丹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

时间:人物:都城:措施: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人经常迁徙,鸡冠壶就是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方便装水或者装奶,它也吸收了中原地区制瓷的特点。

时间:人物:都城:措施:1038年元昊兴庆府政治:仿效唐宋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经济: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文化:创制了西夏文字。材料二: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宋史·夏国传二》

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元]脱脱:《辽史》反映了辽朝统治者对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思路。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南北面官制材料二:从辽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因俗而治”制度无疑是成功的,既可以使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又避免了划一制度可能带来的碰撞和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王德忠《论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辽的“因俗而治”有什么作用?有利于和平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交往

916年,契丹政权建立,后改国号为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包括幽、蓟、瀛、莫等十六州,大致在今北京、天津北部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原王朝北方的重要屏障,地势险要,可阻北方游牧骑兵南下,有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能获得保障,失去则面临巨大威胁。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时间:双方:结局:1004年辽VS北宋辽败,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双方以兄弟相称,史称澶渊之盟。

1.?政治关系:宋辽结为“兄弟之国”。2.?领土与军事: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并维持原有疆界,不得增筑城池、开挖河道。3.?经济方面: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4.?贸易往来:开放边境榷场,允许互市贸易,促进经济交流。辽太宗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辽占领燕云十六州,矛盾加深宋辽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宋发动战争试图夺回燕云地区澶州之战,澶渊之盟澶渊之盟

思考:为什么宋赢了还要和辽和议?这场和议对双方有什么影响?材料一:澶渊之盟加深了辽宋双方之间的认识,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局面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交融局面,加速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孙伟祥材料二:宋朝再以屈辱换取苟安。此后长时间内宋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三:忘战去兵——王安石宋朝:积极影响:以岁币换来了边境长期和平促进经济恢复。消极影响:长期和平导致武备松弛,埋下靖康之耻隐患;多次增币,加剧财政负担辽朝:积极影响:获得岁币和稳定贸易,巩固正统地位,转向内部治理与对外扩张。消极影响:长期和平削弱军事能力,最终被金国击败,中华民族:促进融合:推动宋辽边境互市,加速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