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表7-2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单位:亿元,%)财政支出增长额(1)财政收入增长额财政赤字增减额(由国债弥补)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113.831296.011564.622389.492698.833034.083109.001165.791243.151224.811568.131951.152990.812528.0018.716.814.215.917.022.3-15.45104.6695.9278.2865.6372.3099.1681.31-51.9652.86339.81821.36747.6825.27581.00-8.949.9858.3482.7842.881.0221.30-4.664.0821.7234.3727.700.8418.68预算内财政收入国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图7-3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基础设施增加生产性投入增加现象: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从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看,1986-1992年税收弹性为0.43,1995-2009年税收弹性为1.39;从不同时期税收增长状况看,分税制改革后税收增长率明显高于分税制试行前。1986-1992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2%1995-2008年则年均增长18.4%,2009年同比增长9.1%,2010年同比增长20.8%。原因:分税制——强烈的税收激励作用;间接税——放大了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税收增长红利”集中释放期。——“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1.3(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1.从狭义财政收入角度看,我国财政收入仍处于偏低水平,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2.按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政府性基金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全口径财政收入算,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一)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计算。这53个国家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料来源:/a001191.htm(二)2007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9.3%,2008年为19.5%,2009年为20.1%,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从人均指标上看,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2009年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513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仅为751美元,大大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1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三)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至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31.5%、30.9%、32.2%。2008年中国宏观税负30.9%的水平,与2007年韩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30.8%相当,但是韩国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19730美元,考虑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中国目前30%左右的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并不低。(四)2007年到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9.9%、19.5%和20.4%。按全口径财政收入计算,也就是公共财政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三年来中国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7.6%、27.9%和30.0%。(贾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全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资料来源:/a001191.htm(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1.正确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