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03:读书类《面对疫情,少年当何为?》.pdf

作文03:读书类《面对疫情,少年当何为?》.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对疫情,少年当何为?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正如毛主席在1958年的《送瘟神》

中描述,一场疫情,让每一个人的心头笼上了一层阴霾。孤离、烦闷、悲伤,似

乎成为了2020年春天的代名词。

此时此刻,我们无法“走出去”,但又何尝不是一个展开书卷——“走进去”

的好时光呢?

享受文学之“静”

走进文学之书,享受不可多得的精神之“静”。当阳光安静地洒在《诗经》

之上,当“桃之夭夭”盛开在你的眼前,你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亘古的

韵味呢?当“杨柳依依”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你是否还会感到烦闷和孤独呢?诗

经的声音渐渐远去,乐府的音乐渐渐传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

君的《白头吟》带你走进那个迤逦的文学世界,让你的灵魂不再辗转,让你的思

绪不在杂乱。“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多么深情的话语,多么感人

的故事,氤氲在书的天地中。唐诗、宋词、元曲……太多太多的文字,给你“静”

能量。

珍惜历史之“净”

走进历史之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之“净”。长平之战、赤壁之战、安史

之乱……当你走进一段段历史,那些纷乱和厮杀,是不是让你更加珍惜现在的和

平生活?在分分合合的年代,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多少骨肉四海离散。“采薇

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那个苦行的战士仿佛仍在身旁;“拔

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那持剑而去的悲壮似在耳畔;“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乐天的描述似乎犹在眼前。当下的我们,虽处疫情的阴影,

但有那么多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和

平“净”世吗?

品味生命之“境”

走进哲学之书,思索奇妙无穷的生命之“境”。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我们

到底是什么?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大哉问困扰着我们,却也启发着我们。从苏格拉

底到康德,从孔夫子到王阳明,哲学带领我们重新思考宇宙和生命的意义。疫情

当前,正式我们反思的好时机,正是走进那个玄妙的哲学世界的好时机。康德的

墓碑中有这样的一句铭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

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

心中的道德法则。”当我们仰望星空,当我们关注脚下,我们的精神世界会变得

丰满。

“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的世界终将恢

复往日的热闹和繁华。但是,我希望我们青少年,都能始终能保有这份“静”意,

珍惜这片“净”土,反思这种“境”界。

走进书卷,陶冶心性,锻造人格、启发思维,又何妨?

文档评论(0)

xiegangm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