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鞍区肿瘤病理(1):垂体腺瘤.pdfVIP

【综述】鞍区肿瘤病理(1):垂体腺瘤.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述】鞍区肿瘤病理(1):垂体腺瘤

《SurgicalPathologyClinics》杂志2020年6月刊载

[13(2):305-329]美国SaintLouisUniversity的KatherineESchwetye,

和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的SonikaMDahiya撰写的综

述《鞍区肿瘤SellarTumors》(doi:10.1016/j.path.2020.02.006.)。

重点

●复杂的鞍区解剖产生出广泛的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实体,包括

自身免疫过程和各种系统性疾病继发受累;

●磁共振成像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诊断工具;

●垂体腺瘤的分类是根据其发育谱系(PIT,T-PIT,或SF表达)。

●颅咽管瘤的两个组织学变异表现出相互排斥的遗传特征:在成釉

质(adamantinomatous)型中有CTNNB1突变,在乳头(papillary)

型中有BRAFV600E突变。

●垂体后叶肿瘤源于一个共同的谱系,因为所有的都表达TTF-1,

可作为诊断标志物。

鞍区病变包括范围广泛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以及非肿瘤性实体,其

中许多是新描述的或最近修订了命名法的。与其他颅内部位相比,影

像学特征相对较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诊断是最重要的。本文将介绍

垂体腺瘤、炎性病灶和该区域特有的肿瘤(颅咽管瘤),以及可能发生但

不局限于鞍区的肿瘤(神经鞘瘤、转移瘤等)。

垂体腺瘤

简介

垂体腺瘤主要影响30至60岁的成年男性和女性,虽然偶尔出现

在儿童中;发病率黑人比白人高,西班牙裔比非西班牙裔高。症状反映

有局部肿块占位效应,包括头痛、视觉障碍、海绵窦结构受压(特别是

颅神经III、IV和VI)以及激素分泌过度。激素分泌分泌过度取决于具体

的亚型。高泌乳素(PRL)水平的出现是由于“垂体柄效应”,即肿瘤的

肿块阻碍了漏斗部死亡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抑制泌乳素细胞的基本的

高分泌能力(thebasallyhigh-secretorytone),因此抑制分泌的缺

失导致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包括女性出现闭经、溢乳,男性有微

妙的(subtle)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其他高分泌激素导致临床可识

别的表型。产生生长激素(GH)的肿瘤,即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会出现

在骨骺平板关闭前产生巨人症、肢端肥大、软组织肿胀、高血压、高

血糖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肿瘤,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引起库欣病,伴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导致中央

型肥胖、皮肤妊娠纹、高血糖症、骨质疏松和多毛症。分泌卵泡刺激

素(FSH)和/或促黄体生成素(LH)的肿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由于

血清激素水平低,临床上通常静默无症状。产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

肿瘤,即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在甲状腺功

能减退时出现。总的来说,转移是罕见的。当出现在脑脊液或全身部

位时,肿瘤被指定为垂体癌。目前还没有一组组织学特征能准确预测

垂体腺瘤的转移潜能。目前的系统没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垂体腺

瘤的分级(WHO2017);之前的版本(WHO2004)建议根据p53过表达

和Ki-67指数来指定”不典型(atypical)”,但现在不建议这样做。

应该评估垂体腺瘤的增殖性(有丝分裂计数和Ki-67指数)、肿瘤的侵袭

性、功能状态以及与进袭性(aggressive)临床行为相关的特征。

2017年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腺瘤分类系统也引入了谱系特异

性分类的概念,而不是通过激素的独立表达进行分类。三个主要的转

录因子定义了分类:PIT-1(垂体特异性POU-分类同源异形结构域转录

因子,用于鉴别生长激素细胞、泌乳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SF-1(类固醇合成因子1,调节促性腺激素细胞分化)和T-PIT(T-box家

文档评论(0)

153****92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6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