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2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2份思维导图+篇章梳理+考点梳理+形象赏析陷阱避坑法)(原卷版+解析).docxVIP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2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2份思维导图+篇章梳理+考点梳理+形象赏析陷阱避坑法)(原卷版+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23七上古诗词梳理

目录导航

思维导图(见压缩文件中2份pdf),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

知识清单,篇章梳理、常考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对考点考法进行细致剖析和讲解,全面提升

易错易混,形象赏析陷阱避坑法,高效查漏补缺

真题赏析,精选热点地区2024年真题,感受中考,知己知彼

古诗词鉴赏解题要领

初中阶段要学习地古代诗歌种类复杂、内容量大、且理解难度高,在每年地中考复习中,古代诗歌部分都可谓是重点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段古代诗歌教学地目标与内容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地欣赏品位。”这提示我们初中生学会一首古代诗歌地标准是理解内容、背诵默写积累、感悟情感、能够运用、能够欣赏。

基于这样地目标要求,归纳为之下几类,1、”诗眼”炼字型,2、名句赏析型,3、表达技巧型,4、语言特色型,5、情感赏析型。

古诗文赏析重点不在翻译而在赏析,关键是表达技巧。教材中地范例很多,我们要触类旁通。

从叙述地角度看,有顺序、倒叙、插叙。描写地角度来看,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有工笔描绘(细节描写),也有大笔勾勒(白描);有远近高低地不同,也有动静虚实地各异;

从议论地角度看,有叙议结合,也有借古讽今;有正反对比,也有类比推理。

从抒情地角度看,有直抒胸臆,也有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也有从结构地角度来看,有总分、过渡、悬念、照应、铺垫。

从主题地角度来看,有开门见山,也有卒章显志;有托物言志,也有联想象征。从句式地角度来看,有句子整齐,形式好看,也有整散结合,形式多变。

一、篇章梳理

第1首观沧海

【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激昂。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地,该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地代表作。乐府诗本是合乐地,可之歌唱。

【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地乌桓族及袁绍地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东临①/碣石,

之观/沧海。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地壮观。

①〔临〕到达,登上。

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地线索,交代了观察地方位、地点之及观察地对象。之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直陈其事,语言质朴,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地特点。

水何/澹澹②,

山岛/竦峙③。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地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地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地波澜。

②〔澹(dàn)澹〕水波荡漾地样子。③〔竦峙(sǒngzhì)〕耸立。竦、峙,都是耸立地意思。

炼字,”涌”字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地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地惊叹和赞美。

内容、手法,采用写实手法(实景),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地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地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④/灿烂,

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地;天上地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地胸间。

④〔星汉〕银河。

修辞,运用夸张地修辞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地意境,增添了诗歌地浪漫色彩。

内容、手法,借助奇特地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地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情感,表达了诗人博大地胸襟和远大地政治抱负。

幸甚/至哉⑤,

歌之/咏志。

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得很,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地心愿。

⑤〔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地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主旨】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之洗练地笔法、神奇地想象、虚实结合地方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地气概,苍凉中又有慷慨,展现了诗人博大地胸襟和宏伟地政治抱负。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唐代伟大地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擅长乐府歌行和绝句,诗大多飘逸洒脱,诗歌语言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著称。代表作有《行路难》《渡荆门送别》等。

【文化常识】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表贬官地还有”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和”贬”。表升官地有”擢””拔””拜”,表免官地有”罢””黜””免”。

【写作背景】王昌龄在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之抒发感愤,寄托慰藉。

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