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上节探究实验的结论,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科学探究)
2.从合力与加速度的同时性、矢量性等方面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物理观念)
3.根据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科学思维)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5.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的态度。(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思考1:回顾上节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用了哪种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得出什么结论?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思考2:如何将比例式写成等式?
思考3:阅读教材并讨论交流:F=kma中K的数值取决于什么?1N的大小在物理学中是如何规定的?此时表达式中的K=?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2.“1牛顿”的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设计意图】:根据上节课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分析a、F、m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学生经历将某个结论变成定律的过程,体会科学家们有勇气又谨慎的科学态度。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相互评价和补充,最后获得共识(结论),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请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解决来自蚂蚁的困惑:
困惑1: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蚂蚁无论怎样用力都推不动一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头,这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是矛盾?(F指合力、同一性)
困惑2:怎么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根据下列实验,思考讨论:
思考1:小球与木板一起向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者加速度有什么关系?小球的合外力是否为0?合力方向指向哪儿?(因果性)
思考2: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有什么关系?(矢量性)
思考3:根据传感器实验数据,观察分析一下:当物体所受合力发生改变时,其加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瞬时性)
总结: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的性质: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同一性、独立性、相关性。
【设计意图】:
以蚂蚁为例,通过一种拟人的手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丢手绢的游戏方式,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交流讨论,相互评价和补充,最后获得共识(结论:力是指合力,同一性)
创设实验情境,引导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现象直观、增强学生体验感。
四、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例一: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108km/h时取消动力,经过60s停了下来(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①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②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
思考1:请分别找出并解释情境中体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因果性、瞬时性的文字。
思考2:我们可以通过a=?v
拓展:例题1中的第②问:重新起步10s后,求汽车的速度?位移?
讨论总结: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例题,一方面检测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应用和对其性质的理解,另一方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自己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不仅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更培养了其归纳总结能力。
例题2: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渐渐启动的过程中,细线就会偏过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通过测定偏角的大小就能确定列车的加速度。在某次测定中,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列车的加速度。
【知识迁移】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你知道怎么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测量公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了么?
五、课堂小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4.1 指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1).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2).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上)数学单元专题复习:《小数乘法》复习(一).ppt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一复习课:圆锥曲线中定点﹑定值问题研究(第二课时).pptx
-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15 故乡-教学课件.ppt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 6.Assessing Your Progress-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复习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ppt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复习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四:回顾总结1:阅读策略.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四: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复习课.docx
- 初高中衔接数学:函数方程的思想.pptx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复习课:原子核(第一课时).docx
最近下载
- 动画专业毕业设计 教学大纲.pdf VIP
- T∕CPIA 0074-2024 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规范.pdf
- 氢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docx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查房PPT.pptx VIP
- 一氧化氮检测仪产品技术要求美好创亿医疗.pdf
- 2025年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GB50500-201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VIP
- 2024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92分(试卷).pdf VIP
- 《GB/T 23444-2024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吊顶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