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xVIP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以

“仁政”治理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至圣:孔子。;

相依为命。母亲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孟母三迁孟母断织

曾经因为居住环境影响儿子的学习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一个学堂附近才较为满意。后来孟子在求学中途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布机上的线,告诫他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牢记母亲不要半途而废的教诲,立志成才。;

决定去孔子的家乡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学习。一般认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越发崇拜孔子和他的学说,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儒家思想。;

成年

以后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取得成就,小有名气。邹国和鲁国的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难以实现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弟子前往大国齐国。但齐国并不采纳孟子的思想,于是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思想,却处处碰壁,最后他回到邹国,决定著书立说,成就名垂千古的《孟子》一书。;

52岁左右

大约45岁之前奔赴魏国

游说齐宋

早年受教;

道,即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章及后面的两章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而人民却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xù)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施行“仁政”“王道”。;;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

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

城墙。护城河。坚韧,锋利。粮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充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放弃。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凭,靠。巩固。震摄。

以兵革之利。

武器的锐利。;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弃城而逃走,这

(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极点。

归顺,顺从。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

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要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通假字

(“畔”同“叛”,背叛);

(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

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古义:兵器。今义:军人。);

一词多义

天时不如地利(名词,有利形势)

也(形容词,锐利、锋利)

三里之城(名词,内城)

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

文档评论(0)

187****8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