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核心素养竞赛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核心素养竞赛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核心素养语文竞赛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每小题2分,共4分)

清平乐·平原放马①

张炎②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清·王鹏运③

苜蓿阑干满上林,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④?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注释】①本词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②张炎:南宋词人,从小生长在都城临安,宋亡后,到处漂泊浪游。③王鹏运,晚清诗人。④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燕昭王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黄金台。

1.下列填入词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秋草狂风B.春草西风

C.青草春风D.枯草东风

2.两词都写马,但用意不同,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_5题。(10分)

子瞻①迁②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④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武昌九曲亭记》)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②迁:贬谪。③褰(qiān)裳:提起衣裳。④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易()(2)厌()(3)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2)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5.说说你对“子瞻之乐”的理解。(3分)

(三)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暮春的景象。

(2)《次北固山下》中不仅是实景的描写,更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

(3)《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要乐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7分)

乡土情结

柯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②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③“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开创事业。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④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当然,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是千古美谈。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为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林则徐,这位虎门销烟,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在获罪革职,遣戍伊犁的悲凉时刻,曾赋诗明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百年后重读此诗句,还令人百脉沸涌,唏嘘不已。

⑤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谋生异域。清代以来,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及世界。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⑥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第一代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从普通居民到各界名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