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拓展.docxVIP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拓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脊型墙状山

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板山到黎城县阳坡、广志山一带,因为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作用,石灰岩山体形成了兀立群山之上的峻峭岩体,犹如长城一般蜿蜒而去。

这些岩体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倾角近90°,两壁垂直,如薄板挺立,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板山、板状山、板门山、驴驮岩,又因像一条条游弋在山顶的长龙而被称为太行龙脊。

这一带的山体是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

墙状山,通常是侵蚀地貌组合的一部分,除了受岩层、岩体中的裂隙控制形成的墙状山外,竖立的沉积岩层中有特别坚硬的岩层,或者花岗岩等岩浆侵入岩中有特殊的岩墙,都可以因抗风化能力较强而突出地表,形成墙状山。

冰塔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景观,只有中低纬度的大陆性冰川才有;

(在冰温较高、消融和运动速度都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则难觅它芳踪。)

【冰塔林分布】在珠穆朗玛峰的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的北坡、新疆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等地的冰川上都有壮观的冰塔林分布。

【冰塔林成因】

冰川流动时,谷底地形使得冰层各部分流动速度不同,继而冰层发生了断裂和褶皱,冰面被切成纵横交错的深沟和窄梁,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这些纵横相间的裂隙将冰川分割成一个个冰块,这是第一个雕塑家大刀阔斧的创造。

在中低纬度,阳光如同锋利而炙热的刻刀,探入冰川内部。

一天之中,太阳的纬度变化着,凹凸不平的冰面接受阳光也不均匀,不同位置受热程度悬殊,造成了参差不齐的融化,于是便雕刻出了冰柱高耸林立的景象,成群出现的冰塔即为冰塔林。

就这样,在“融化速度慢”和“阳光角度接近垂直”两大重要因素的作用下,冰塔林孕育而生。

三、对我国的影响:

而在我国,印度洋偶极子带来的影响虽然不像非洲和澳大利亚那样直接,但也同样有迹可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认为,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的持续暴雨就与印度洋偶极子正位向的强烈发展有关,并梳理出一条清晰的逻辑链——印度洋强烈增温引发印度季风偏强,导致西南风下产生的暖平流加压,使得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加强。

一次又一次的暖平流,“牵引”着副高一次又一次西伸加强,最终导致长江流域接连不断的暴雨。

案例:

2020年初澳大利亚极其严重的山火,以及非洲异常猛烈的蝗灾暴发?这两件看似不相关联的事,其共同的“幕后黑手”之一,就是印度洋偶极子。

当时,印度洋西极海温高于东极,这种西高东低的态势被称作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也就是暖性。在这种情况下,风从东方吹来,暖水自东向西流向印度洋西侧的非洲大陆,给那里带去降雨甚至洪水。

2019年秋季,非洲异常偏多的降雨,为来年蝗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而冷水“称王称霸”的印度洋另一侧——澳大利亚,则陷入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助推山火持续肆虐。

西高东低,会酿成灾害,而如果情况完全相反——即两极海温东高西低的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也就是冷性,同样也会造成气候异常。

这个时候,它的影响也会反过来,给澳大利亚带去暴雨洪水,而在非洲留下干旱。

壶穴: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一种较常见的微地貌景观。)

壶穴因河水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砾石便挖钻河床,河流中断层、岩性不同或是跌水的下方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

(涡流旋转时往往会绕着一个无形的中心轴,所以“中心轴”比其他部分磨蚀程度要轻,会以坑底圆形凸起的形式残存下来。)

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在这个过程中,石块的棱角渐渐被磨圆了,凹坑也在不大变大、加深,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

壶穴由于造形特殊,素有“石面桶”之称。

瀑布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

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

(河水侵蚀和地质特征并不是产生瀑布的仅有因素,还有地质断层、岩浆活动、冰川作用与水系演化等。)

从河流的时间尺度来看,瀑布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终将销声匿迹。

其侵蚀速度取决于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由于悬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蚀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缩。

地理百科|雾的分类

一、辐射雾

成因: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

举例:陆地上常见,常出现于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二、平流雾

成因:温暖潮湿的空气经过冷的海面或陆面,低层空气遇冷水汽凝结而成;

举例:寒流洋面上的雾,我国沿海春夏季节的海雾。

三、蒸汽(发)雾

成因:当冷空气流经比其温度更高的暖水面时,暖水汽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冷空气的饱和蒸汽压,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暖水面蒸发,与冷空气混合,在冷却的过程中凝结而成为蒸汽雾;

案例:暖流洋面上的雾;深秋或初冬的早晨河面、湖面的轻雾。

四、上坡雾

成因: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冷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