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书目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

■内经、难经类: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722~前221年?)共十八卷。

二、《黄帝内经太素》(公元605~617年)隋.杨上善编注。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着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

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762年)唐.王冰次注。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现存本经宋.林亿等校订。

四、《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1188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

五、《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1586年)明.马莳(仲化、玄台)注。各九卷。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后附补遗一卷。

六、《类经》(公元1624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12类,390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七、《内经知要》(公元1642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二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注解简明。

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1672年)清.张志聪(隐庵)注。各九卷。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

九、《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1689)清.汪昂(訒庵)注。二卷。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侯、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采用唐.王冰、明.马蔚、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

十、《难经》(公元前五世纪?)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81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十一、《难经本义》(公元1361年)元.滑寿(伯仁)着。二卷。采集《难经》注解十一家。订正脱文误字,注解融合各家之说。

十二、《难经集注》(公元1505年?)明.王九思等集注。五卷。分十三篇。采用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杨康侯五家之注而成。主要内容有诊脉、经络、脏腑、穴位、针法等。

■伤寒、金匮类:

一、《伤寒杂病论》(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二、《伤寒论》(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卷,前言的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题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治急性热病。

三、《伤寒总病论》(公元1100年)宋.庞安时(安常)着。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对于《伤寒论》有所阐明,如暑病、天行温病、小儿伤寒、妊娠伤寒、斑疹等均有发挥。

四、《伤寒类证活人书》(公元1107年)宋.朱肱(翼中)着。十八卷。以101个问答,阐发《伤寒论》的内容,说明各方的意义,并采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126方作为补充。

五、《注解伤寒论》(公元1144年)金.成无己撰。计十卷。就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进行注释,依据《内经》、《难经》等解释各条,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伤寒论》全注本。

六、《伤寒明理论》(公元1156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50个证作了分析此较。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20首的方义。

七、《伤寒论条辨》(公元1589年)明.方有执(中行)着。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把《伤寒论》重新编次,太阳篇的更动最大,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伤营卫为纲。

八、《尚论篇》(公元1648年)明.喻昌(嘉言)着。八卷。在方氏《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九、《伤寒来苏集》(公元1669年)清.柯琴(韵伯)着。八卷,分《伤寒论注》四卷、《论翼》二卷、《附翼》二卷。《论注》依据六经方证,重新编次;《论翼》是综合性论述;《附翼》是方论。柯氏主张六经为杂病立法。

十、《伤寒贯珠集》(公元1729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十一、《伤寒论类方》(公元1759年)清.徐大椿(灵胎、洄溪)着。一卷。把《伤寒论》的药方分为十二类,每类先定主方,再把同类诸方列入,方后列举用此方的条文,易于理解证情、方义

文档评论(0)

宝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